读书报国,功在千秋289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读书报国”的优良传统。知识是强国富民之本,读书是立身处世之基。历代读书人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以笔为剑,以学为盾,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崛起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一丝一毫皆报国,满腔热血尽为民。”这是爱国志士文天祥的名言。他一生为国为民,尽管饱受折磨,却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在《正气歌》中,他慷慨激昂地写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这首诗表达了读书人坚贞不屈、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也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他认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他呼吁年轻人要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发奋读书,增长知识,报效祖国。梁启超本人就是一位积极投身于国家教育事业的爱国者,他创办了《时务报》、《新民丛报》等刊物,播撒新思想,唤醒国人的民族意识。

在抗日战争时期,无数爱国知识分子拿起笔杆,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他们用犀利的笔锋抨击侵略者,歌颂英雄事迹,激发人民的斗志。作家茅盾、郭沫若、巴金等都创作了大量反映抗战生活的优秀作品,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知识分子受到社会的尊重和优待,为国家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心系祖国,抛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国服务,为我国的国防和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今天,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读书报国仍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当代青年要承载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必须勤奋读书,增长知识,提高本领。要勇于担当,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书无用论”是误国论。知识和技能是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一番事业的基础,也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石。读书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读书报国,功在千秋。读书人要将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天下为己任,胸怀远大志向。要甘于奉献,不计得失,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读书报国,不辜负时代和人民的期望。

2024-12-24


上一篇:畸形审美——反思畸形审美现象

下一篇:名言短句,言简意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