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言和事例摘抄集93


1. 仁义礼智信

出自:《论语卫灵公》

释义:仁爱、正义、礼貌、智慧、诚信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道德准则,也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

事例:孟子见梁惠王,提倡仁义,劝说梁惠王实行仁政,使国家富强、百姓安乐。

2.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出自:《论语述而》

释义:君子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小人则经常心怀不安,疑神疑鬼。

事例:孔子周游列国,遭遇各种困境,但他始终保持君子风范,坦荡处之,而小人们则因为他的一举一动而心惊胆战。

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出自:顾炎武《日知录》

释义:国家兴盛或衰亡,每个平民百姓都有责任和义务。

事例: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积极倡导变法,希望挽救国家于危亡之中,体现了匹夫有责的精神。

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释义: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

事例:诸葛亮辅佐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崇高情怀。

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出自: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释义:虽然相隔千里,但知心朋友的心却紧紧相连,犹如近在咫尺。

事例:李白和孟浩然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虽然相隔千里,但他们互相赏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6.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出自:曹操《龟虽寿》

释义:老马虽然年老体衰,但依然志存高远;壮士年华已逝,但报国之志永不熄灭。

事例:诸葛亮在临终前,仍然心系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了老骥伏枥的伟大精神。

7.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出自:王贞白《白纻词》

释义:时间宝贵,不可浪费。

事例:司马迁忍辱负重,花费数十年的时间撰写《史记》,留下了传世巨著,体现了珍惜时间的可贵精神。

8.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出自:韩愈《进学解》

释义:事业的成功靠勤奋努力,而荒废于玩乐;品行的养成靠思考和反省,而毁于随波逐流。

事例:刘邦起兵攻打项羽,途中遇阻,但他百折不挠,最终打败项羽,建立了汉朝,体现了业精于勤的精神。

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出自:《周易乾坤》

释义:天象运动刚健不息,君子应以此为榜样,不断努力奋进;大地厚重包容万物,君子应以此为榜样,宽厚待人,承担责任。

事例:周文王被囚禁在羑里,但他自强不息,演绎《周易》,为周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0.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出自:清代谚语

释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物。

事例:刘备虽然有匡扶汉室的雄心,但性格多疑,导致蜀汉最终走向衰落,体现了人无完人的道理。

1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出自:《论语学而》

释义: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访,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

事例:诸葛亮三顾茅庐请出刘备,刘备和诸葛亮成为莫逆之交,共同匡扶汉室,体现了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

1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出自:《老子道德经》

释义:漫长的旅程都是从第一步开始的。

事例:毛泽东率领红军长征,经历千难万险,最终取得革命胜利,体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

13.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出自:《增广贤文》

释义:经历艰难险阻,才能使美玉成器。

事例: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遭受各种酷刑,但他坚贞不屈,最终成为民族英雄,体现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

14. 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出自:清代谚语

释义:积蓄小的东西会逐渐成为大的事物。

事例:滴水成河,聚沙成塔,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每个个人的辛勤付出,体现了积少成多的道理。

15.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释义: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去做,不要因为坏事小而去做。

事例:雷锋生前常常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善事,他的精神激励了无数人,体现了莫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

2025-01-08


上一篇:中文之美,尽显激情、简短、名言

下一篇:经典美语名言摘录,每日一读,开启智慧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