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的至理名言227
学思践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的重要思想。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与思、思与行的紧密联系。历代先贤留下了许多关于学思践悟的至理名言,指引着后人在求学、做事、做人方面不断精进。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出自孔子《论语》中的名言,意指学习要经常温习,反复实践,这样才会感到快乐。强调了勤学苦练、温故知新的重要性。
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同样出自《论语》,意指温习旧知识的同时能够领悟到新的道理,这样就具备了为人师表的资格。强调了学以致用的价值,以及学无止境的追求。
3. 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重要思想,意指知识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知是行的基础,行是知的完成。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倡导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4. 行胜于言,言不如行。——《菜根谭》
明朝洪应明的处世箴言,意指行动比言语更有价值,空谈不如实干。告诫人们要注重实践,少说多做。
5.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宋代诗人陆游的名句,意指书本上的知识再深刻也比不上亲身实践所得到的体会。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6. 学贵精不贵博,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朱熹
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教育思想,意指学习应该注重精深而不是广博,如果广博而浮浅,就会劳而无功。强调了学习要专精,避免贪多嚼不烂。
7.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战国时期荀子的名言,意指不积累每一步,就无法到达千里之外;不汇聚细小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海。比喻成大事需要从小事做起,积累起来才能有所成就。
8.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出自《道德经》,意指再遥远的行程,也是从迈出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任何宏大的事业,都需要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韩非子喻老》
战国时期《韩非子》中的名言,意指想要做好事情,必须先要准备完善的工具。比喻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事半功倍。
10.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中庸》
出自《礼记》,意指做任何事都要事先做好准备,有备才能无患;如果事前没有准备,事情就会失败。强调了事前谋划的重要性,以及未雨绸缪的思想。
1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孔子著名的教育理念,意指学习要不知疲倦,诲人不倦指的是教导他人时要耐心不厌烦。强调了终身学习和为人师表的责任心。
1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孔子关于求知的态度的名言,意指懂得的就要说懂得,不懂的就说不懂,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强调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终身学习的精神。
13.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孔子关于学习和思考的方法论,意指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来思考,但毫无收获,不如学习更为有效。强调了学习比闭门造车更为重要。
14.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比喻学习就像逆水行船,如果不奋力前进,就会后退。强调了学习的艰辛和持续性,需要坚持不懈地学习。
15.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唐朝韩愈
勉励人们要勤于学习,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需要不断努力才能有所成就。比喻了学习的艰辛和取得成功的漫长过程。
2025-02-02
上一篇:实践出真知
下一篇:给我播放读书的名言
“娘”的多种用法和造句
https://sspll.com/zaoju/349920.html
经典四字成语,描绘人间美景
https://sspll.com/zaoju/349919.html
教师的忠诚:诗句与名言
https://sspll.com/mingyan/349918.html
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考试成功
https://sspll.com/mingyan/349917.html
服务同学的励志语录短句,点燃你助人的热情
https://sspll.com/yulu/349916.html
热门文章
平视名言 平视的事例素材
名言警句 平视自己,仰视他人。 平视是不带色彩的客观,是
更大的世界(今日看料美好生活看见更大的世界)
https://sspll.com/mingyan/114898.html
善举的名言 小善举大爱心优美语句
关于从善的名人名言: 1、善人者,人亦善之。——管仲 2
张志新(张志新之死真相事件经过)[673字]
https://sspll.com/mingyan/131921.html
根基的名言 强调根基的重要性名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合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