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之风,正气凛然290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廉洁始终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美德。历代先贤对此留下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为后人指引着前行的道路。

1. 两袖清风,政通人和

出自汉代贾谊的《过秦论》。意为官员清廉正直,则政事通达,百姓和睦。清风拂袖,象征着官吏洁身自好,不贪不腐。

2. 清廉如水,执法如山

水清则万物生,水浊则腐败生。执法如山,则威严不阿,令行禁止。由此可见,为官者要如同清水般清澈廉洁,同时具备泰山般的威严和公正。

3.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出自《论语泰伯》。比喻身居高位者要谨言慎行,不与不法之事沾染。堂为公堂,坐垂堂即审理案件。古人认为,官员的子女若不与司法有关,则可避免权势干预公正。

4.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出自宋代苏轼的《湖州谢上表》。意为清廉正直之士,品行高洁,不为外物所动。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象征着官员的浩然正气和清白无瑕。

5. 公生明,廉生威

出自宋代张载的《西铭》。公正产生清明,廉洁产生威望。官员若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则会受到人民的尊重和敬仰。

6. 吏不畏我不畏法,法不畏我我不畏吏

出自《新唐书房玄龄传》。意为官员既不畏惧我,也不畏惧法律;法律不畏惧我,我也不畏惧官员。此言强调了法度公正严明的重要性,官员与百姓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7. 贪如猛虎,害于利剑

出自《吕氏春秋勿躬》。贪欲犹如猛虎,可以伤害自己犹如利剑。贪婪之人,往往会失去理智,做出违法乱纪之事。

8. 清白吏,少于清白人

出自宋代朱熹的《朱子语类》。意为清廉正直的官员,比清廉正直的百姓更加稀少。此言反映了官场腐败的严重性,同时提醒为官者要砥砺品行,洁身自好。

9.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出自《老子》。节俭是美德之本,奢侈是堕落的根源。廉洁之士,往往勤俭持家,不追求奢华;腐败之徒,往往贪图享受,挥霍无度。

10.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意为官员自身端正,不用下令,百姓也会自觉遵守;官员自身不正,即使下达命令,百姓也不会服从。此言强调了榜样的力量,领导者要以身作则,才能服众。

廉洁是为官之基,正气是立身之本。自古以来,无数先贤为我们树立了廉洁奉公的典范,激励我们弘扬正气,抵制腐败。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廉洁之风依旧应当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

2025-02-05


上一篇:古代名言:中华文化的瑰宝

下一篇:励志与学习名人名言:点燃成功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