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天下,志存高远:名言警句为我指路307


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心系苍生,为后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豪言壮语,如醍醐灌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发图强,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1.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诸葛亮)

此言出自诸葛亮《诫子书》。"穷"指不得志,"达"指显达显贵。"兼济天下"意为帮助天下人。诸葛亮教导儿子,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都要修养自身,保持高尚的品德。当国家危难时,更要挺身而出,拯救万民于水火。

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此语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范仲淹心怀百姓,把国家的安危和黎民的疾苦放在第一位,为人民的幸福而担忧,在国家富强后才能感受到快乐。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此句出自陆游《病起书怀》。陆游虽然仕途不顺,官职卑微,但他时刻不忘国家大义,始终关注着国家的兴衰荣辱。这种即使身处逆境仍心系国家的情怀,令人钦佩。

4.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此语出自顾炎武《日知录》。顾炎武认为,国家兴衰存亡的责任不仅在于君主和官员,更在于每一个普通百姓。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家的发展尽一份力。

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此语出自《论语卫灵公》。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个人都应该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和谐友善的社会。

6.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诗经》)

此语出自《诗经小雅小旻》。意指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一定会遇到近期的烦恼。这句话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困境。

7. "国无德不兴,人无礼则不立。"(荀子)

此语出自《荀子修身》。荀子认为,国家没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就不能 prosper、发展;个人没有礼仪道德,就不能立足于社会。道德和礼仪是立国之本,也是做人之道。

8.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孟子)

此语出自《孟子尽心上》。孟子提倡"天下为公"的思想,认为国家应该由贤能的人治理,而不是少数既得利益者。这种以公为先,选贤用能的主张,是理想社会的重要原则。

9.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荀子)

此语出自《荀子修身》。荀子主张,一个人要成就自己,首先要帮助别人成就自己;一个人要成功,首先要帮助别人成功。这是互利共赢的处世之道,也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10.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此语出自《荀子劝学》。荀子用积累细小的事物,最终达到宏伟目标的例子,比喻勤奋和坚持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积累知识和能力,才能成就大事。

以上这些名言警句,都是心怀天下之人的肺腑之言,饱含着深邃的智慧和道德情操。它们激励着我们胸怀大志,为国家和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5-02-05


上一篇:求美的名人名言摘抄

下一篇:日语名言大全:简短有力,蕴含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