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名言文案摘抄241


东坡居士,旷达豪放

苏轼,北宋文坛巨匠,以词、赋、文、诗皆擅著称,其作品豪放洒脱,旷达不羁,深受后世推崇。世称苏东坡、苏仙,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其诗词豪放婉约,开创豪放一派,为豪放派的领袖。在散文方面,散文成就极高,善用夸张、比喻、对比等手法,语言诙谐幽默,独树一帜,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1.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出自《前赤壁赋》,劝人珍惜时光,及时行乐。这句话体现了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尽情享受生活,不要虚度光阴。

2.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出自《定风波》,表达了苏轼面对人生困境时淡然处之的从容豁达。竹杖、芒鞋、一身蓑衣,虽然朴素简陋,但苏轼却觉得比骏马更轻便舒适。面对风雨,他更是无畏无惧,任凭风雨洗礼,保持一份淡定从容的心态。

3.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出自《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在晚年追忆少年经历时的豪迈之作。老夫虽年华已逝,但壮志仍在,重现了当年纵横沙场、意气风发的英雄气概。表达了苏轼壮心未泯,即使年老体衰,也要尽情挥洒自己的豪情壮志。

4.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出自《赤壁赋》,用蜉蝣和沧海比喻人生的渺小和短暂。蜉蝣朝生暮死,人生不过百年,相比于浩瀚无垠的宇宙和漫长的时间长河,都是极其微小的存在。这句词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旷达的心态。

5.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出自《和董传留别》,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和涵养气质的作用。腹中饱读诗书,自然会流露出一种高雅的气质。读书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开阔眼界,增长智慧,让人受益终生。

6.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自《题西林壁》,用庐山比喻世事。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就像人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事物,也会有不同的体会和认识。这句诗提醒人们,要跳出固有思维和局限,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

7.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出自《临江仙夜归临皋》,将人生比作一场旅程,自己是漂泊的过客。这句词表达了苏轼对人生无常和旅途艰辛的感悟,也包含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和淡然。

8.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出自《超然台记》,描写江南的自然风光。清风明月,本无色无音,但当耳目接触到它们时,便会产生声色之感。这句词借景抒情,表达了苏轼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和对自由自在的向往。

9.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出自《与子由劝酒》,表达了苏轼对竹子的喜爱和对雅致生活的追求。宁愿少吃肉,也要在居所中种竹,因为竹子可以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高雅的格调,让人免于庸俗。

10.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出自《警世》,阐述了读书求知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当一个人识字之后,就开始有了忧患意识,而姓名不过是一个符号,可以不必执着。这句诗劝诫人们,与其追求虚名,不如致力于修身养性,寻求内心的安宁和自在。

2025-02-08


上一篇:英语作文十大名言:提升您写作能力的明智之言

下一篇:面对挑战,点燃你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