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名言警句及赏析283


《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汇集了先秦礼学思想和礼仪规范,其中包含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兹摘录部分如下:

君子三戒

曾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夫君子终身戒此三者。”

赏析:「君子三戒」告诫人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要戒除不同的诱惑。少时戒色,是为了保持身心健康;壮时戒斗,是为了避免鲁莽冲动;老年戒得,是为了防止贪得无厌。这三戒体现了儒家修身养性的思想。

士不言利,士不争名

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赏析:「士不言利,士不争名」强调了士人的志向和气节。君子应该以追求道德和学问为志向,而耻于谈论利益和争夺名利。这体现了儒家「重道轻利」的价值观。

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赏析:「礼之用,和为贵」说明了礼仪制度的本质在于促进和谐。礼仪不是为了形式,而是为了让人们和睦相处,共谋发展。这体现了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氏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以承欢,惧以养志。承欢不承志,事亲不顺也。养志不承欢,事亲不和也。故承欢,喜其有极也;养志,惧其不极也。俱承其欢,亲心始得;俱养其志,亲心始悦。”

赏析:「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提醒子女应时刻关心父母的健康和生活。既要「承欢」,为父母带来快乐;也要「养志」,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只有两者兼顾,才能真正做到孝顺父母。这体现了儒家「孝道」的思想。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赏析:「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求学的五种步骤。博学,广泛学习各种知识;审问,深入思考问题;慎思,仔细辨别是非;明辨,明确判断正误;笃行,坚定不移地践行。这五种步骤是获取真知灼见的有效途径。

礼不下庶人

孔子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赏析:「礼不下庶人」反映了古代等级制度下的礼仪规范。礼仪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只有上层社会才有资格享有繁琐的礼节。这体现了儒家「尊卑有序」的思想。

夫礼之为言理也

孔子曰:“夫礼之为言理也。”

赏析:「夫礼之为言理也」说明了礼仪的本质是合理。礼仪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基于自然规律和社会需要,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人际和谐。这体现了儒家「礼法兼施」的思想。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

孔氏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

赏析:「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道德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通过人的实践和努力才能弘扬。这体现了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

君子之学,入则孝,出则悌

孔氏曰:“君子之学,入则孝,出则悌。”

赏析:「君子之学,入则孝,出则悌」说明了君子修学的基本原则。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在社会上要尊重兄长。这体现了儒家「孝悌忠信」的思想。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孔子曰:“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赏析:「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说明了礼仪的本质是谦逊。礼仪不是为了炫耀地位,而是为了尊重他人,促进人际和睦。这体现了儒家「礼让谦和」的思想。

2025-02-09


上一篇:用乔布斯的名言发掘心中的声音

下一篇:做人交友,诚信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