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好学的诸葛亮名言,激励后人发奋图强334
诸葛亮,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积累了渊博的知识,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曾留下许多勉励学习的名言,这些名言激励着后人发奋图强,不懈追求学问。
1. 诫子书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这句话告诫我们,君子要修身养德,淡泊名利,才能明辨是非;要宁静致远,才能志向高远。学习需要安静的环境,才能专心致志;才能培养才能,而才能需要学习才能增长;没有志向,则无法成就学业。
2. 出师表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写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余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在这篇文章中,诸葛亮表达了自己对先帝刘备的忠诚和感激,以及自己肩负重任的决心。他还提到,自己为了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夙夜忧叹,勤奋工作,鞠躬尽瘁。这体现了诸葛亮勤奋学习、努力报国的精神。
3. 隆中对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策略,他写道:“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亦不可与争衡。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可坐失此机会也?蜀中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心厌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凡事如棋,落子无悔,将军可重思之也。”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提出了“联吴抗曹”的策略,他通过分析当时三国鼎立的局势,审时度势,把握时机,为刘备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这体现了诸葛亮渊博的知识和谋略,以及他勤奋学习、运筹帷幄的能力。
4. 诫外甥书
诸葛亮在《诫外甥书》中写道:“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见,追攀古人,亦何彷徨之有!”
这句话告诫我们,要树立远大的志向,效仿先贤,摒弃情欲,抛开疑虑,让远大的志向清晰可见。只要追赶古人,还有什么迷茫可言呢?
5. 便宜十六策
在《便宜十六策》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十六条治国方略,其中一条写道:“务农殖谷,百业俱兴,务相统一。”
这句话强调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要求重视农耕,发展各种产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也体现了诸葛亮勤奋治学、关心民生的精神。
诸葛亮的这些名言,都是他一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结晶,这些名言不仅激励了几千年的后人,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经验和为人处世的智慧。
2025-02-11
上一篇:[半途而废,一事无成]
下一篇:与君共勉:前程似锦的名言警句
掌握“看来”:从入门到精通,地道表达你的判断与推测
https://sspll.com/zaoju/412299.html
锦绣意蕴:四字美名起名大全与命名艺术深度解析
https://sspll.com/zuci/412298.html
鲁迅金句的深邃力量:洞悉人性,激发前行的智慧箴言与励志力量
https://sspll.com/mingyan/412297.html
易经智慧文案短句:古老箴言如何赋能现代沟通与营销
https://sspll.com/mingyan/412296.html
人生转折点:破茧成蝶的智慧语录与应对之道
https://sspll.com/mingyan/412295.html
热门文章
平视名言 平视的事例素材
名言警句 平视自己,仰视他人。 平视是不带色彩的客观,是
更大的世界(今日看料美好生活看见更大的世界)
https://sspll.com/mingyan/114898.html
善举的名言 小善举大爱心优美语句
关于从善的名人名言: 1、善人者,人亦善之。——管仲 2
张志新(张志新之死真相事件经过)[673字]
https://sspll.com/mingyan/131921.html
根基的名言 强调根基的重要性名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合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