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名言警句 2020申论各个领域名言警句129
治国篇名言警句:
1.执政以廉为本,为官以勤为先。
2.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3.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4.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
5.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如鸿毛。
6.心正则廉洁,身正则刚直,行正则威严。
7.为政不贪,头顶蓝天;为政不廉,利剑高悬。
8.戒贪,求心安理得;慎行,为正人君子。
9.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
10.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
11.权力意味着责任,职位意味着奉献。
12.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
13.权力失去监督,必然会导致腐败。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5.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
16.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
17.尽公者,政之本也;树私者,乱之源也。
求申论中常用名言警句
(1)治国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意林》引《物理论》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经常忙碌。
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其言切至。”
(2)安危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左传·襄公十一年》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为wéi:做,防止。未有:没有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老子》六十四章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管子·正世》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浚:开浚,疏通。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召远:招徕远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国内。闭:堵塞。《管子·版法》
(3)民本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惟:惟独,只有。邦:国。本:根本。《尚书·五子之歌》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
夫:发语词,无实义。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合而听之:全面听取。圣:无所不通。《管子·君臣上》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为wéi:治理。正:使正当。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兴行:重德行。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4)民心
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
安土重zhòng迁:安居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动。卒cù:同“猝”,突然。顺:顺其意。逆:背其意。《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可怀以德,难屈以力
怀:怀柔,感化;《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宽:为政宽大。信:建立威信。任:信服。宋·苏辙《新论下》
(5)爱民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唐·王维《赠房卢氏琯》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意谓关心百姓的利益愈深,那就对各项设计措施考虑得十分周密。
宋·欧阳修《偃虹堤记》:“~,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任:承担。患:患难。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释:解除。明·黄宗羲《原君》
(6)群众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
积力:全成之力。举:举动,行动。即:就。《文子·下德》
莫三人而迷
三人:指多数人。意谓没有多数人的意见就会迷惑。《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引古语
(7)为政
政贵有恒
恒:长久不变。《尚书·毕命》:“~,辞尚体要,不惟好异。”
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
弗:不。为wéi:做。《尹文子》卷上
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
居:平时。发:发动。果敢:坚决勇敢。意谓国家平时要有实力,发动一件事要坚决勇敢,取得成功必须无私。宋·苏辙《新论中》
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
益:增益,扩大。未至:没有达到的地方。及:及到。未周:没有覆盖的地方。《宋史·薛极传》
上安下顺,弊绝风清
弊:弊端。绝:绝迹。风:风气。宋·周敦颐《拙赋》
(8)纳谏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先民:古代贤人。询:询问,请教。刍荛chúráo:割草打柴的人。《诗经·大雅·板》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夫:一般人。诺诺:连声答应,表示顺从不违。士:有识见的人。谔è谔:直言争论。
宋·苏轼《讲田友直字序》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
宇:屋檐。失:失误。草野:指民间。经:儒家经典。诸子:诸子百家。
汉·王充《论衡·书解篇》
(9)审时适变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苟:如果。法:取法。周:合。循:遵循。《淮南子·氾论训》
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
治:治理,掌握。不若:不如。时:时机,时势。
宋·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时者国之所以存亡,天下之所最重也。”
申论中通常用的名言名句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汉书》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班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谚语人心齐,泰山移。——谚语团结就是力量。——谚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谚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经营企业,是许多环节的共同运作,差一个念头,就决定整个失败。——松下幸之助文明就是要造成有修养的人。——罗斯金富裕并不带来文明,而文明产生财富。——比彻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文明的建立不是机器而是思想。——托尔斯泰
天下作伪是最苦恼的事情,老老实实是最愉快的事情。——《韬奋文集》一切事物日趋完善,都是来自适当的改革。——巴尔扎克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鲁迅
申论名言警句开头怎么写,各个题型都要
您好,中政行测专家为您解答!
申论作答不管是小题目还是大作文,都是依托于给定的材料。
小题目主要是看答题要点,也就不存在需要使用名言警句了。
大作文,如果你脑海中储存有和你写作主题相关的名言警句,那么可以使用。要不然,只要你的作答论点和论据清晰,一般分数都不会太低。
如果不知道如何进行高效的学习,可以试试到中政申论进行试卷批改,获取老师的专业指导。
若仍有疑问,欢迎向中政行测和中政申论备考平台进行提问!
2020申论各个领域名言警句
治国篇名言警句:
1.执政以廉为本,为官以勤为先。
2.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3.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4.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
5.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如鸿毛。
6.心正则廉洁,身正则刚直,行正则威严。
7.为政不贪,头顶蓝天;为政不廉,利剑高悬。
8.戒贪,求心安理得;慎行,为正人君子。
9.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
10.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
11.权力意味着责任,职位意味着奉献。
12.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
13.权力失去监督,必然会导致腐败。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5.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
16.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
17.尽公者,政之本也;树私者,乱之源也。
1.执政以廉为本,为官以勤为先。
2.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3.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4.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
5.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如鸿毛。
6.心正则廉洁,身正则刚直,行正则威严。
7.为政不贪,头顶蓝天;为政不廉,利剑高悬。
8.戒贪,求心安理得;慎行,为正人君子。
9.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
10.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
11.权力意味着责任,职位意味着奉献。
12.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
13.权力失去监督,必然会导致腐败。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5.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
16.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
17.尽公者,政之本也;树私者,乱之源也。
求申论中常用名言警句
(1)治国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意林》引《物理论》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经常忙碌。
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其言切至。”
(2)安危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左传·襄公十一年》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为wéi:做,防止。未有:没有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老子》六十四章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管子·正世》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浚:开浚,疏通。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召远:招徕远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国内。闭:堵塞。《管子·版法》
(3)民本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惟:惟独,只有。邦:国。本:根本。《尚书·五子之歌》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
夫:发语词,无实义。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合而听之:全面听取。圣:无所不通。《管子·君臣上》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为wéi:治理。正:使正当。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兴行:重德行。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4)民心
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
安土重zhòng迁:安居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动。卒cù:同“猝”,突然。顺:顺其意。逆:背其意。《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可怀以德,难屈以力
怀:怀柔,感化;《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宽:为政宽大。信:建立威信。任:信服。宋·苏辙《新论下》
(5)爱民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唐·王维《赠房卢氏琯》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意谓关心百姓的利益愈深,那就对各项设计措施考虑得十分周密。
宋·欧阳修《偃虹堤记》:“~,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任:承担。患:患难。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释:解除。明·黄宗羲《原君》
(6)群众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
积力:全成之力。举:举动,行动。即:就。《文子·下德》
莫三人而迷
三人:指多数人。意谓没有多数人的意见就会迷惑。《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引古语
(7)为政
政贵有恒
恒:长久不变。《尚书·毕命》:“~,辞尚体要,不惟好异。”
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
弗:不。为wéi:做。《尹文子》卷上
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
居:平时。发:发动。果敢:坚决勇敢。意谓国家平时要有实力,发动一件事要坚决勇敢,取得成功必须无私。宋·苏辙《新论中》
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
益:增益,扩大。未至:没有达到的地方。及:及到。未周:没有覆盖的地方。《宋史·薛极传》
上安下顺,弊绝风清
弊:弊端。绝:绝迹。风:风气。宋·周敦颐《拙赋》
(8)纳谏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先民:古代贤人。询:询问,请教。刍荛chúráo:割草打柴的人。《诗经·大雅·板》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夫:一般人。诺诺:连声答应,表示顺从不违。士:有识见的人。谔è谔:直言争论。
宋·苏轼《讲田友直字序》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
宇:屋檐。失:失误。草野:指民间。经:儒家经典。诸子:诸子百家。
汉·王充《论衡·书解篇》
(9)审时适变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苟:如果。法:取法。周:合。循:遵循。《淮南子·氾论训》
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
治:治理,掌握。不若:不如。时:时机,时势。
宋·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时者国之所以存亡,天下之所最重也。”
申论中通常用的名言名句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汉书》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班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谚语人心齐,泰山移。——谚语团结就是力量。——谚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谚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经营企业,是许多环节的共同运作,差一个念头,就决定整个失败。——松下幸之助文明就是要造成有修养的人。——罗斯金富裕并不带来文明,而文明产生财富。——比彻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文明的建立不是机器而是思想。——托尔斯泰
天下作伪是最苦恼的事情,老老实实是最愉快的事情。——《韬奋文集》一切事物日趋完善,都是来自适当的改革。——巴尔扎克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鲁迅
申论名言警句开头怎么写,各个题型都要
您好,中政行测专家为您解答!
申论作答不管是小题目还是大作文,都是依托于给定的材料。
小题目主要是看答题要点,也就不存在需要使用名言警句了。
大作文,如果你脑海中储存有和你写作主题相关的名言警句,那么可以使用。要不然,只要你的作答论点和论据清晰,一般分数都不会太低。
如果不知道如何进行高效的学习,可以试试到中政申论进行试卷批改,获取老师的专业指导。
若仍有疑问,欢迎向中政行测和中政申论备考平台进行提问!
2020申论各个领域名言警句
治国篇名言警句:
1.执政以廉为本,为官以勤为先。
2.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3.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4.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
5.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如鸿毛。
6.心正则廉洁,身正则刚直,行正则威严。
7.为政不贪,头顶蓝天;为政不廉,利剑高悬。
8.戒贪,求心安理得;慎行,为正人君子。
9.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
10.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
11.权力意味着责任,职位意味着奉献。
12.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
13.权力失去监督,必然会导致腐败。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5.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
16.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
17.尽公者,政之本也;树私者,乱之源也。
2020-07-15
上一篇:荀子 名言 荀子语录
下一篇:和的名言警句 关于和的名言有哪些
最新文章
刚刚
3分钟前
5分钟前
8分钟前
10分钟前
热门文章
09-21 12:09
12-18 16:08
09-02 14:09
12-25 10:06
08-31 15:08

20字读书名言名句赏析及原创解读
https://sspll.com/mingyan/371176.html

盎组词语大全及用法详解
https://sspll.com/zuci/371175.html

初中文言文作文:名人名言的妙用与赏析
https://sspll.com/mingyan/371174.html

牛羊草地:图片欣赏与意境描摹
https://sspll.com/zaoju/371173.html

不定代词造句大全:详解各种不定代词用法及例句
https://sspll.com/zaoju/371172.html
热门文章

平视名言 平视的事例素材
名言警句 平视自己,仰视他人。 平视是不带色彩的客观,是

更大的世界(今日看料美好生活看见更大的世界)
https://sspll.com/mingyan/114898.html

善举的名言 小善举大爱心优美语句
关于从善的名人名言: 1、善人者,人亦善之。——管仲 2
![张志新(张志新之死真相事件经过)[673字]](https://cdn.shapao.cn/images/text.png)
张志新(张志新之死真相事件经过)[673字]
https://sspll.com/mingyan/131921.html

根基的名言 强调根基的重要性名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合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