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的诗句 忧国伤时的诗句181

  1、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

  3、石头城[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4、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泊秦淮

  作者: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李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楼》

  作者: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唐·李梦阳: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7、唐·李白: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4297844.html

  关于忧国的诗句(作者朝代出处)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烈士不忘死,所死在忠贞。----唐·柳宗元《韦岛安》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唐·白居易《新制布裘》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其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南宋·文天祥《扬子江》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夜泊水村》

  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清·秋瑾《对酒》

  平生颇有回天志,今日真成去国吟。----清·梁启超《饮冰室诗话》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忧国忧民的诗句有哪些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出塞

  王昌龄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前出塞九首

  杜甫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骐驎,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馀里,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参考资料:百度

  忧国思乡的诗句

  写忧国思乡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除夜作》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游子吟》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回乡偶书》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渡汉江》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两年——《人日思归》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阳城》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旅次朔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黄鹤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杂诗》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悲歌》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回乡偶书》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浪淘沙令》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赠卫八处士》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与浩初上人》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题大庾岭北驿》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八月十五日》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

  忧国伤时的诗句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作者:唐代杜甫

  1、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翻译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安稳得像是山一样。

  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3、鉴赏

  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全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

  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

  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二、《示儿》

  作者:宋代陆游

  1、原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翻译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3、鉴赏

  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全诗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三、《春望》

  作者:唐代杜甫

  1、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翻译

  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

  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

  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3、鉴赏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四、《出塞》

  作者:唐代王昌龄

  1、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翻译

  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离家万里的士卒始终没能回还。

  如果有卫青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跨过阴山。

  3、鉴赏

  此诗内容主要是慨叹远征之苦,良将之苦,体现出了诗人对家国的爱重和维护、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良将的信心。

  五、《病起书怀》

  作者:宋代陆游

  1、原文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2、翻译

  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3、鉴赏

  这首诗从衰病起笔,以挑灯夜读《出师表》结束,所表现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

  其中“位卑”句不但使诗歌思想生辉,而且令这首七律警策精粹、灵光独具,艺术境界拔人一筹。全诗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忧国忧民之心。

2020-08-12


上一篇:溪的诗句 山涧溪水诗词佳句

下一篇:春雪诗句 带春雪古诗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