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陶《题情尽桥》鉴赏207

题情尽桥
雍陶
从来只有情难尽, 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 任他离恨一条条。
雍陶在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出任简州刺史。简州的治所在阳安(今四川简阳西北)。据说一天他送客到城外情尽桥,向左右问起桥名的由来。回答说: 送迎之地止此。 雍陶听后,很不以为然,随即在桥柱上题了 折柳桥 三字,并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
这诗即兴而作,直抒胸臆,笔酣墨畅,一气流注。第一句 从来只有情难尽 ,即从感情的高峰上泻落。诗人以一种无可置疑的断然口气立论,道出了万事有尽情难尽的真谛。 从来 二字似不经意写出,含蕴却极为丰富,古往今来由友情、爱情织成的种种悲欢离合的故事,无不囊恬其中。第二句 何事名为情尽桥 ,顺着首句的势头推出。难尽之情犹如洪流淹过桥头,顺势将 情尽桥 三字冲刷而去。
前两句是 破 ,后两句是 立 。前两句过后,诗势略一顿挫,好象见到站在桥头的诗人沉吟片刻,很快唱出 自此改名为折柳 的诗句来。折柳赠别,是古代习俗。诗人认为改名为折柳桥,最切合人们在此桥送别时的情景了。接着,诗又从 折柳 二字上荡开,生出全诗中最为痛快淋漓、也最富于艺术光彩的末句 任他离恨一条条 。 离恨 本不可见,诗人却化虚为实,以有形之柳条写无形之情愫,使人想见一个又一个河梁送别的缠绵悱恻的场面。
诗的发脉处在 情难尽 三字。由于 情难尽 ,所以要改掉 情尽桥 的名称,改为深情的 折柳桥 ;也是由于 情难尽 ,所以宁愿他别情伤怀,离恨条条,也胜于以 情尽 名桥之使人不快。 情难尽 这一感情线索贯穿全篇,故给人以一气呵成的和谐的美感。

2022-12-18


上一篇:李商隐《重过圣女祠》鉴赏

下一篇:关于狼的谚语(关于狼的谚语和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