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咏《终南望馀雪》赏析[1162字]540

终南望馀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 意思已经完满了。 这真是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
题意是望终南馀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 阴岭 (山北叫 阴 );而且,惟其 阴 ,才有 馀雪 。 阴 字下得很确切。 秀 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 积雪浮云端 ,就是 终南阴岭秀 的具体内容。这个 浮 字下得多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不正给人以 浮 的感觉吗?读者也许要说: 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 是的,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 林表明霁色 中的 霁色 ,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 林表 涂上的色彩。
明 字当然下得好,但 霁 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馀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贾岛的《望(终南)山》诗里是这样写的: 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 久雨新晴,终南山翠色欲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多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 霁 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 霁 ,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 霁 。怎见得?他说 林表明霁色 ,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 明霁色 ,这是很费推敲的。 林表 承 终南阴岭 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馀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 暮 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 望 中所见;末一句,写 望 中所感。俗谚有云: 下雪不冷消雪冷 ;又云: 日暮天寒 。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馀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馀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馀雪的题目,写到因望馀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何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呢?
王士稹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王维的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 等并列,称为咏雪的 最佳 作,不算过誉。 (霍松林)

2022-12-23


上一篇:王维《渭川田家》赏析(王维《渭川田家》释义翻译)[997字]

下一篇:王维《陇西行》赏析(《陇西行》古诗王维意思)[65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