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送柴侍御》(王昌龄送柴侍御注音版)[1219字]337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诗人,单就他的绝句而论,写送别、留别的就不少,而且还都写得情文并茂,各具特色。
离愁渐远渐无穷 ,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 远 ,就意味着空间距离之大,相见之难。所以不少送别一类的诗词就往往在这个 远 字上做文章。比如: 荆南渭北难相见,莫惜衫襟着酒痕。 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它们都是以不同的形象着意表现一个 远 字,而那别时之难,别后之思,便尽在不言之中了。然而,王昌龄的这首《送柴侍御》倒是别开蹊径的。
从诗的内容来看,这首诗大约是诗人贬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时的作品。这位柴侍御可能是从龙标前往武冈(今湖南省武冈县),诗是王昌龄为他送行而写的。起句 流水通波接武冈 (一作 沅水通流接武冈 ),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 流水 与 通波 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 接 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所以第二句便说 送君不觉有离伤 。 谁渭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 接 ,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 两乡 。于是诗人再用两句申述其意,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 物因情变 ,两地竟成了 一乡 。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它固然不同于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那种面临山川阻隔的远离之愁;但也不象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何人不识君 那么豪爽、洒脱。它是用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各种形象,以化 远 为 近 ,使 两乡 为 一乡 。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不也就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吗!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 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 。所以这三四两句,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说到这里,我们便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 离伤 ,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它强压心底,不让它去触发、去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 离伤 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不得不用那些离而不远、别而未分、既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不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么?是的。正是如此, 送君不觉有离伤 ,它既不会被柴侍御、也不会被读者误认为诗人寡情,恰恰相反,人们于此感到的倒是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这便是生活的辩证法,艺术的辩证法。这种 道是无情却有情 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不是更生动、更耐人寻味吗? (赵其钧)
2022-12-23

虎式幽默:1500字关于老虎的调皮语录与趣闻
https://sspll.com/yulu/405326.html

探秘西班牙智慧:名言佳句赏析与文化解读
https://sspll.com/mingyan/405325.html

剥析四字成语:造句、组词及文化内涵
https://sspll.com/zuci/405324.html

中国明星励志金句:闪耀人生的璀璨箴言
https://sspll.com/yulu/405323.html

天机妙算:解读天机先生的精髓格言
https://sspll.com/mingyan/405322.html
热门文章

形容累的诗句 形容身心疲惫的古诗词
一生百年凡尘苦, 风华燃尽指间输。 人间

乌云诗句 乌云压境风雨欲来古诗
1,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出自宋代:蔡襄《梦中

写少年的诗句 形容少年未来可期的诗句
诗句、诗词: 1、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

男孩名字诗句 男女主名字在一句诗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可取名:

关于成长的诗句 形容人成长蜕变的诗句
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