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蝉》(虞世南蝉的中心思想)[1069字]298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 垂緌饮清露 , 緌 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 垂緌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 饮清露 。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 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 冠缨 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 清 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 垂緌饮清露 的形象中了。这 贵 与 清 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 清 无须藉 贵 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 流响出疏桐 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 疏 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 秋风 相应。 流响 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 出 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 居高 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 论文》中所说的那样, 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 自 字、 非 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 五绝 (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 蝉 ,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 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 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 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 ,是清华人语;骆宾王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是患难人语;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 咏蝉 诗的三绝。
2022-12-24

探秘西班牙智慧:名言佳句赏析与文化解读
https://sspll.com/mingyan/405325.html

剥析四字成语:造句、组词及文化内涵
https://sspll.com/zuci/405324.html

中国明星励志金句:闪耀人生的璀璨箴言
https://sspll.com/yulu/405323.html

天机妙算:解读天机先生的精髓格言
https://sspll.com/mingyan/405322.html

法院励志名言警句大全:公平正义的誓言与追求
https://sspll.com/mingyan/405321.html
热门文章

形容累的诗句 形容身心疲惫的古诗词
一生百年凡尘苦, 风华燃尽指间输。 人间

乌云诗句 乌云压境风雨欲来古诗
1,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出自宋代:蔡襄《梦中

写少年的诗句 形容少年未来可期的诗句
诗句、诗词: 1、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

男孩名字诗句 男女主名字在一句诗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可取名:

关于成长的诗句 形容人成长蜕变的诗句
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