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东鲁门泛舟二首(其一)》[1110字]404
东鲁门泛舟二首(其一)
李白
日落沙明天倒开, 波摇石动水萦回。
轻舟泛月寻溪转, 疑是山阴雪后来。
这是作者寓居东鲁时的作品。那时,他常与鲁中名士孔巢父等往还,饮酒酣歌,时人称他们为 竹溪六逸 。此诗就记录着诗人当年的一段生活。
东鲁是唐时的兖州(今山东曲阜), 东鲁门 在府城东。诗中写的是月下泛舟的情景。
日落沙明天倒开 。第一句写景就奇妙。常言 天开 往往与日出相关,把天开与日落联在一起,则闻所未闻。但它确乎写出一种实感: 日落 时回光反照的现象,使水中沙洲与天空的倒影分外眼明,给人以 天开 之感。这光景通过水中倒影来写,更是奇中有奇。此句从写景中已间接展示 泛舟 之事,又是很好的发端。
波摇石动水萦回 。按常理应该波摇石不动。而 波摇石动 ,同样来自弄水的实感。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人们观察事物时,往往会产生各种错觉。波浪的轻摇,水流的萦回,都可能造成 石动 的感觉。至于石的倒影更是摇荡不宁的。这样通过主观感受来写,一下子就抓住使人感到妙不可言的景象特征,与前句有共同的妙处。
夜里水上的景色,因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而特别美妙。月光映射水面,铺上一层粼粼的银光,船儿好象泛着月光而行。这使舟中人陶然心醉,忘怀一切,几乎没有目的地沿溪寻路,信流而行。 轻舟泛月寻溪转 ,这不仅是写景记事,也刻画了人物精神状态。一个 轻 字,很好地表现了那种飘飘然的感觉。
到此三句均写景叙事,末句才归结到抒情。这里,诗人并未把感情和盘托出,却信手拈来一个著名故事,予以形容。事出《世说新语 任诞》,说的是东晋王徽之(字子猷)居山阴(今浙江绍兴)时,在一个明朗的雪夜,忽然思念住在剡地的好友戴逵,便连夜乘舟造访,隔了一宿才到达。王到后,却不入见,反而掉过船头回去了。别人问他何以如此,他答道: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乘兴而行 ,正是李白泛舟时的心情。苏轼《赤壁赋》写月下泛舟有一段精彩的抒写: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正好用来说明李白泛月时那物我两忘的情态。那时,他原未必有王子猷那走朋访友的打算,用访戴故事未必确切;然而,他那忘乎其形豪兴,却与雪夜访戴的王子猷颇为神似,而那月夜与雪夜的境界也很神似。无怪乎诗人不禁胡涂起来,我是李太白呢,是王子猷呢,一时自己也不甚了然了。一个 疑 字运用得极为传神。
这里的用典之妙,在于自如,在于信手拈来,因而用之,借其一端,发挥出无尽的诗意。典故的活用,原是李白七绝的特长之一。此诗在艺术上的成功与此是分不开的,不特因为写景入妙。
2022-12-24

段组词语词详解及例句
https://sspll.com/zuci/405301.html

腰部词汇详解及相关词语运用
https://sspll.com/zuci/405300.html

“卒”字多音字组词详解及应用
https://sspll.com/zuci/405299.html

名言警句的智慧光芒:人生感悟与实践
https://sspll.com/mingyan/405298.html

一年级小学生“走人”造句大全及运用技巧
https://sspll.com/zaoju/405297.html
热门文章

形容累的诗句 形容身心疲惫的古诗词
一生百年凡尘苦, 风华燃尽指间输。 人间

乌云诗句 乌云压境风雨欲来古诗
1,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出自宋代:蔡襄《梦中

写少年的诗句 形容少年未来可期的诗句
诗句、诗词: 1、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

男孩名字诗句 男女主名字在一句诗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可取名:

关于成长的诗句 形容人成长蜕变的诗句
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