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峨眉山月歌》赏析(李白写的《峨眉山月歌》)[1014字]434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诗从 峨眉山月 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秋 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 秋月扬明辉 )。以 秋 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 半轮 ,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 影 指月影, 入 和 流 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 月亮走,我也走 ,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 影入江水流 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了。末句 思君不见下渝州 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 峨眉山月 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 思君 二字,也没有的抒情。然而 峨眉山月 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 思君不见 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 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 ,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 峨眉山月 、 平羌江水 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 发清溪 、 向三峡 、 下渝州 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2022-12-24

人生格言:1500字的人生战斗箴言
https://sspll.com/mingyan/405275.html

默读:费渡与骆闻舟的名言金句赏析
https://sspll.com/mingyan/405274.html

红尘四字成语大全及释义
https://sspll.com/zuci/405273.html

炙手可热的含义及应用:1500字深度解析
https://sspll.com/zaoju/405272.html

门当户对:成语典故及现代解读
https://sspll.com/zaoju/405271.html
热门文章

形容累的诗句 形容身心疲惫的古诗词
一生百年凡尘苦, 风华燃尽指间输。 人间

乌云诗句 乌云压境风雨欲来古诗
1,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出自宋代:蔡襄《梦中

写少年的诗句 形容少年未来可期的诗句
诗句、诗词: 1、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

男孩名字诗句 男女主名字在一句诗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可取名:

关于成长的诗句 形容人成长蜕变的诗句
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