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李白在哪里作的诗)[1011字]401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 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
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李白早年曾在山中大明寺读书,这首诗大约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 访 ,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 不遇 ,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诗的开头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第二句中 带露浓 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 溪午 相映照。
颔联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既然 时见鹿 ,可见其幽静。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衔接。这两句景语又含蓄地叙事:以 时见鹿 反衬不见人;以 不闻钟 暗示道院无人。
颈联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从上一联 不闻钟 ,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 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诗人用笔巧妙而又细腻: 野竹 句用一个 分 字,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 飞泉 句用一个 挂 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显然,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所以,这两句写景,既可以看出道院这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味到诗人造访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怀。
结尾两句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 不遇 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寄写 不遇 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
前人评论这首诗时说: 全不添入情事,只拈死 不遇 二字作,愈死愈活。 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 (吴大受《诗筏》)道出了此诗妙处。
2022-12-27
上一篇:李白《劳劳亭》(李白《劳劳亭》中劳劳的意思)[1545字]
下一篇:李白《哭晁卿衡》[1118字]

迷你世界:那些闪耀的瞬间与隽永的箴言
https://sspll.com/mingyan/405270.html

高高兴兴的反义词造句大全:表达各种负面情绪的句式
https://sspll.com/zaoju/405269.html

亲情作文写作技巧及名家金句赏析
https://sspll.com/mingyan/405268.html

三年级小学生牙齿造句大全及运用技巧
https://sspll.com/zaoju/405267.html

搞笑朋友圈文案:唯美句子与沙雕灵魂的完美碰撞
https://sspll.com/yulu/405266.html
热门文章

形容累的诗句 形容身心疲惫的古诗词
一生百年凡尘苦, 风华燃尽指间输。 人间

乌云诗句 乌云压境风雨欲来古诗
1,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出自宋代:蔡襄《梦中

写少年的诗句 形容少年未来可期的诗句
诗句、诗词: 1、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

男孩名字诗句 男女主名字在一句诗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可取名:

关于成长的诗句 形容人成长蜕变的诗句
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