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春夜闻笛》[956字]315
春夜闻笛
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 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 不待天明尽北飞。
这首《春夜闻笛》是诗人谪迁江淮时的思归之作。
从李益今存诗作可知他曾到过扬州,渡过淮河,经过盱眙(今安徽凤阳东)。诗中 寒山 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是东晋以来淮泗流域战略要地,屡为战场。诗人自称 迁客 ,当是贬谪从军南来。诗旨主要不是写士卒的乡愁,而是发迁客的归怨。
这首诗是写淮北初春之夜在军中闻笛所引起的思归之情。前二句写闻笛。此时,春方至,山未青,夜犹寒,而军中有人吹笛,仿佛是那羌笛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风光恰似塞外。这笛声,这情景,激动士卒的乡愁,更摧折着迁客,不禁悲伤流泪,渴望立即飞回北方中原的家乡。于是,诗人想起那大雁北归的传说。每年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到湖南衡山回雁峰栖息过冬。来年春天便飞回北方。后二句即用这个传说。诗人十分理解大雁亟待春天一到就急切北飞的心情,也极其羡慕大雁只要等到春天便可北飞的自由,所以说 不待天明尽北飞 。与大雁相比,迁客却即使等到了春天,仍然不能北归。显然,这里蕴含着遗憾和怨望:迁客的春光──朝廷的恩赦,还没有随着大自然的春季一同来到。
诗人以恍惚北方边塞情调,实写南谪迁客的怨望,起兴别致有味;又借大雁春来北飞,比托迁客欲归不得,寄喻得体,手法委婉,颇有新意。而全诗构思巧妙,感情复杂,形象跳跃,针线致密。题曰 春夜闻笛 ,前二句却似乎在写春尚未归,所以有人 吹笛唤春归 ,而迁客不胜其悲;后二句一转,用回雁峰传说,想象笛声将春天唤来,一夜之间,大雁都北飞了。这一切都为笛声所诱发,而春和夜是兴寄所在,象征着政治上的冷落遭遇和深切希望。在前、后二句之间,从眼前景物到想象传说,从现实到希望,从寒山笛声到迁客,到洞庭群雁夜飞,在这一系列具体形象的叠现之中,动人地表现出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它以人唤春归始,而以雁尽北飞结,人留雁归,春到大地而不暖人间,有不尽的怨望,含难言的惆怅。
王之涣《凉州词》云: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是盛唐边塞诗的豪迈气概。李益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其实相同,不过是说春风不到江南来。所以情调略似边塞诗,但它多怨望而少豪气,情调逊于王诗。然而这正是中唐诗歌的时代特点。
(倪其心)
2022-12-29
上一篇:李益《行舟》[838字]
下一篇:李益《隋宫燕》[756字]

詹姆斯训练励志语录:汗水浇灌的王朝之路,永不止步的王者之心
https://sspll.com/yulu/405217.html

甜蜜微信置顶语录文案:150个让你心动不已的句子
https://sspll.com/yulu/405216.html

情绪成语妙用:1500字详解及例句
https://sspll.com/zaoju/405215.html

坦诚相待:爱情保鲜的唯一秘诀
https://sspll.com/yulu/405214.html

从小读书受益终生的名人名言与人生启迪
https://sspll.com/mingyan/405213.html
热门文章

形容累的诗句 形容身心疲惫的古诗词
一生百年凡尘苦, 风华燃尽指间输。 人间

乌云诗句 乌云压境风雨欲来古诗
1,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出自宋代:蔡襄《梦中

写少年的诗句 形容少年未来可期的诗句
诗句、诗词: 1、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

男孩名字诗句 男女主名字在一句诗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可取名:

关于成长的诗句 形容人成长蜕变的诗句
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