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1102字]146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白居易
平生心迹最相亲, 欲隐墙东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 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 岂得安居不择邻。
可独终身数相见, 子孙长作隔墙人。
元八,名宗简,字居敬,排行第八,河南人,举进士,官至京兆少尹。他是白居易的诗友,两人结交二十余年。卜邻,即选择作邻居。宪宗元和十年(815)春,诗人和宗简都在朝廷供职,宗简在长安升平坊购了一所新宅,诗人很想同他结邻而居,乃作这首七律相赠。
诗的前四句写两家结邻之宜行。 墙东 、 三径 和 绿杨 ,都是典故。 墙东 用 避世墙东王君公 典(事见《后汉书 逸民传》), 三径 语出陶潜《归去来辞》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句,都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 绿杨 一句,则借南朝陆慧晓与张融比邻旧事,表示欲与元氏卜邻之意。这四句说:你我是生平最知心最亲密的朋友,彼此志趣相同,都渴望隐居生活而不谋求自身的功名利禄。既然如此,就让我们结为邻居吧,到那时,明月清辉共照两户,绿杨春色同到两家。这几处用典做到了 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 (《颜氏家训 文章》)。诗人未曾陈述卜邻的愿望,先借古代隐士的典故,对墙东林下之思做了一番渲染,说明二人心迹相亲,志趣相同,一定会成为理想的好邻居。
后四句写自己卜邻之恳切。诗人对朋友说:暂时外出,尚思良侣偕行;长期定居,怎可不择佳邻?必欲择邻,我舍君而求谁,君弃我其谁属?一旦结邻,不但终身可时常相见,子孙后代也能永远和睦相处,岂不是更加令人神往?暂出,定居,终身,后代──衬托复兼层递,步步推进,愈转愈深; 岂得 ,怎能也; 可独 ,何止也──反问一句,紧追一句,叫人不能不生实获我心的同感。四句貌似说理,实为抒情;好象是千方百计要说服人家接受自己的要求,其实是在推心置腹地诉说对朋友的极端的渴慕,表现出殷切而纯真的友情。
颔联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驰骋想象,描绘出明月在天、绿柳拂地的两幅画面,抒写自己对结邻之后的情景的美丽憧憬:在明月的清辉之中, 三径 那几株青松会显得格外苍郁深沉,那夹径黄花也不减其清芬淡雅。还有那两家同饮的一池清水,闪着鱼鳞般的银光,那池边春风吹拂的杨柳,细软的长条轻轻地蘸着池水。在这幽美的境界中,挚友──诗人和元八,或闲庭散步,或月下对酌,或池畔观鱼,或柳荫赋诗,恬然陶然,优哉游哉。这两句诗总共十四个字,竟能描绘如此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启发读者展开如此丰富多彩的想象,使人不能不惊叹于对仗和用典的巨大修辞效用,不能不服膺于诗人那妙笔生花的语言艺术。
(赵庆培)

2022-12-31


上一篇:张仲素白居易《燕子楼》[3893字]

下一篇:白居易《江楼月》(白居易《江楼月》草书作品)[98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