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刘禹锡赏析(石头城刘禹锡注音)[995字]352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金陵,六朝均建都于此。这些朝代,国祚极短。在它们悲恨相续的史实中包含极深的历史教训,所以金陵怀古后来几乎成了咏史诗中的一个专题。在国运衰微之际,更成为关心政治的诗人常取的题材。若论写得早又写得好的篇章,不能不推刘禹锡的《金陵五题》。《石头城》就是这组诗的第一首。
诗一开始,就置读者于苍莽悲凉的氛围之中。围绕着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在围绕着它。这里,曾经是战国时代楚国的金陵城,三国时孙权改名为石头城,并在此修筑宫殿。经过六代豪奢,至唐初废弃,二百年来久已成为一座 空城 。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山城依然,石头城的旧日繁华已空无所有。对着这冷落荒凉的景象,诗人不禁要问:为何一点痕迹不曾留下?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只见那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仍旧多情地从城垛( 女墙 )后面升起,照见这久已残破的古城。月标 旧时 ,也就是 今月曾经照古人 的意思,耐人寻味。秦淮河曾经是六朝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曾经是彻夜笙歌、春风吹送、欢乐无时或已的地方, 旧时月 是它的见证。然而繁华易逝,而今月下只剩一片凄凉了。末句的 还 字,意味着月虽还来,然而有许多东西已经一去不返了。
李白《苏台览古》有句云: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谓苏台已废,繁华已歇,惟有江月不改。其得力处在 只今惟有 四字。刘禹锡此诗也写江月,却并无 只今惟有 的限制词的强调,也无对怀古内容的明点。一切都被包含在 旧时月 、 还过 的含蓄语言之中,溶铸在具体意象之中。而诗境更浑厚、深远。
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白居易读了《石头城》一诗,赞美道: 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 后来有些金陵怀古诗词受它的影响,化用它的意境词语,恰也成为名篇。如元萨都刺的《念奴娇》中 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 、 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就是著例;而北宋周邦彦的《西河》词,更是以通篇化用《石头城》、《乌衣巷》诗意为能事了。

2022-12-31


上一篇:刘禹锡《踏歌词四首(其一)》赏析[1097字]

下一篇:乌衣巷刘禹锡(乌衣巷刘禹锡带拼音)[134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