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送人东归》赏析[866字]515

送人东归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 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 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 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 尊酒慰离颜。
诗题为 送人东归 ,所送何人不详。看诗中地名都在今湖北省,可知是温庭筠宣宗大中十三年(859)贬随县尉之后、懿宗咸通三年(862)离江陵东下之前的作品,很可能作于江陵,诗人时年五十左右。
关于本诗的发端,清人沈德潜曰: 起调最高。 (《唐诗别裁》)试想:地点既傍荒凉冷落的古堡,时令又值落叶萧萧的寒秋,此时此地送友人远行,那别绪离愁,将何以堪!然而出人意料,接下去诗思却陡然一振: 浩然离故关 友人此行,心浩然有远志。气象格调,自是不凡。
颔联两句互文,意为:初日高风汉阳渡,高风初日郢门山。初日,点明送别是在清晨。汉阳渡,长江渡口,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郢门山,位于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两地一东一西,相距千里,不会同时出现在视野之内,这里统指荆山楚水,从而展示辽阔雄奇的境界,并以巍巍高山、浩浩大江、飒飒秋风、杲杲旭日,为友人壮行色。
颈联仿效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而赋予两重诗意:诗人一面目送归舟孤零零地消失在天际,一面遥想江东亲友大概正望眼欲穿,切盼归舟从天际飞来。几人,犹言谁人。 江上几人在 ,想象归客将遇见哪些故人,受到怎样的接待,是对友人此后境遇的关切;诗人早年曾久游江淮,此处也寄托着对故交的怀念。
尾联写当此送行之际,开怀畅饮,设想他日重逢,更见惜别之情。
这首诗逢秋而不悲秋,送别而不伤别。如此离别,在友人,在诗人,都不曾引起更深的愁苦。诗人只在首句稍事点染深秋的苍凉气氛,便大笔挥洒,造成一个山高水长、扬帆万里的辽阔深远的意境,于依依惜别的深情之中,回应上文 浩然 ,前后紧密配合,情调一致。结尾处又突然闪出日后重逢的遐想。论时间,一笔宕去,遥遥无期;论空间,则一勒而收,从千里之外的 江上 回到眼前,构思布局的纵擒开合,是很见经营的。
(赵庆培)

2023-01-03


上一篇:温庭筠《咸阳值雨》[969字]

下一篇:温庭筠《商山早行》赏析(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153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