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罗浮山人与葛篇》[1359字]110
罗浮山人与葛篇
李贺
依依宜织江雨空, 雨中六月兰台风。
博罗老仙时出洞, 千岁石床啼鬼工。
蛇毒浓凝洞堂湿, 江鱼不食衔沙立。
欲剪湘中一尺天, 吴娥莫道吴刀涩。
诗歌称颂罗浮山人所织的葛布精细光洁,巧夺天工。
开头二句有 江雨空 、 兰台风 等字眼,象是描述天气,其实不然。 江雨 谓织葛的经线,光丽纤长,空明疏朗,比喻得出奇入妙。 依依 形容雨线排列得整齐贴近,所以 宜织 。以这个副词 宜 字绾连 织 和 雨 ,所织的为雨线之意便明白易解。 织 字把罗浮山人同葛联系起来,紧紧地扣住诗题。次句则以 六月兰台风 写出葛布的疏薄凉爽。 雨中 二字承上句来,再一次点明以 江雨 喻葛之意。这种绮丽而离奇的想象,正是李贺诗的本色。
三、四句运用对比手法,进一步烘托罗浮山人织葛的技术高明。 博罗老仙时出洞 ( 时 ,一本作 持 ),山人不时走出洞来,把织成的葛布拿给前来求取的人。句中的 时 ,暗示他织得快,织得好,葛布刚刚断匹就被人拿走,颇有供不应求之势。下句 千岁石床啼鬼工 就是由此引起的反响。 石床 原指山洞中形状如床的岩石,这里指代山人所用织机。 千岁 ,表明时间之久,也暗示功夫之深。姚文燮说: 千岁石床,言非寻常机杼,不惟人力难致,即奇巧如鬼工,亦为之惊啼不及也。 (《昌谷诗注》)
五、六两句描述天气炎热,为末二句剪葛为衣作铺垫。诗人写暑热,不提火毒的太阳,不提汗流浃背的劳动者,也不提枯焦的禾苗,而是别出心裁地选择了洞蛇和江鱼: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蛇洞由于溽暑熏蒸,毒气不散,以致愈来愈浓,凝结成水滴似的东西,粘糊糊的,整个洞堂都布满了。洞里的蛇该是怎样的窒闷难受!江里的鱼热得无法容身,不吃东西,嘴里衔着沙粒,直立起来,仿佛要逃离那滚热的江水。洞堂和江水本来是最不容易受暑热侵扰的地方,如今热成这个样子,其他地方就可想而知了。这里,诗人奇特的想象和惊人的艺术表现力,可真有鬼斧神工之妙。
酷热的天气,使人想起葛布,想起那穿在身上产生凉爽舒适感觉的葛衣。尤其希望能够得到罗浮山人所织的那种细软光洁如 江雨空 ,凉爽舒适如 兰台风 的葛布。要是用这种葛布裁制一件衣服穿在身上该有多好! 欲剪湘中一尺天 ,与开头二句遥相呼应, 湘中一尺天 显然指的是犹如湘水碧波一般柔软光洁的葛布。有人说这句脱胎于杜甫的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李贺写诗,是力求不蹈袭前人的,这里偶而翻用,手法也空灵奇幻,别具新意。请看末句: 吴娥莫道吴刀涩 。诗人不写吴娥如何裁剪葛布,如何缝制葛衣,而是劝说吴娥 莫道吴刀涩 。这是为什么呢?一个 涩 字蕴意极为精妙。 涩 有吝惜意,这里指刀钝。面对这样精细光滑的葛布,吴娥不忍下手裁剪,便推说 吴刀涩 。这一曲笔,比直说刀剪快,诗意显得更加回荡多姿、含蓄隽永了。
李贺一生从未到过博罗一带,这首诗的题材可能是虚构的,也可能是根据传闻加工而成的。诗从头到尾紧紧扣住主题。开头写织葛,结尾写裁葛,无论是写织葛还是写裁葛,都围绕一个中心,那就是表现葛布质地优良,称颂织葛的罗浮山人技艺高超。诗人涉想奇绝,笔姿多变,运意构思,都显示出特有的 虚荒诞幻 的艺术特色。
(朱世英)
2023-01-05
下一篇:李贺《长歌续短歌》[1368字]

100句生意名言文案,点燃创业激情,助你走向成功巅峰
https://sspll.com/mingyan/405136.html

关于岛屿的四个字成语大全及释义
https://sspll.com/zuci/405135.html

治愈系微信图片文案:150种温暖你的心灵鸡汤
https://sspll.com/yulu/405134.html

读书名言警句集锦:激励学生求知若渴
https://sspll.com/mingyan/405133.html

幼师箴言:1500字解读幼教名言与实践
https://sspll.com/mingyan/405132.html
热门文章

形容累的诗句 形容身心疲惫的古诗词
一生百年凡尘苦, 风华燃尽指间输。 人间

乌云诗句 乌云压境风雨欲来古诗
1,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出自宋代:蔡襄《梦中

写少年的诗句 形容少年未来可期的诗句
诗句、诗词: 1、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

男孩名字诗句 男女主名字在一句诗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可取名:

关于成长的诗句 形容人成长蜕变的诗句
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