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珝《未展芭蕉》赏析[1486字]202
未展芭蕉
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 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 会被东风暗拆看。
丰富而优美的联想,往往是诗歌创作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咏物诗,诗意的联想更显得重要。
首句从未展芭蕉的形状、色泽设喻。由未展芭蕉的形状联想到蜡烛,这并不新颖; 无烟 与 干 也是很平常的形容。值得一提的是 冷烛 、 绿蜡 之喻。蜡烛通常给人的感觉是红亮、温暖,这里却说 绿 、 冷 ,不仅造语新颖,而且表达出诗人的独特感受。 绿蜡 给人以翠脂凝绿的美丽联想; 冷烛 一语,则使人感到那紧紧卷缩的蕉烛上面似乎笼罩着一层早春的寒意。
芳心犹卷怯春寒 。卷成烛状的芭蕉,最里一层俗称蕉心。诗人别开生面,赋予它一个美好的名称──芳心。这是巧妙的暗喻: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从表面看,和首句 冷烛 、 绿蜡 之喻似乎脱榫,其实,无论从形象上、意念上,两句都是一脉相通的。 蜡烛有心还惜别 。 有心惜别 的蜡烛本来就可用以形容多情的少女,所以蕉心──烛心──芳心的联想原很自然。 绿蜡 一语所显示的翠脂凝绿、亭亭玉立的形象,也容易使人联想到美丽的女性。在诗人想象中,这在料峭春寒中卷缩着 芳心 的芭蕉,仿佛是一位含情脉脉的少女,由于寒意袭人的环境的束缚,只能暂时把自己的情怀隐藏在心底。如果说,上一句还只是以物喻物,从未展芭蕉的外在形状、色泽上进行描摹刻画,求其形似;那么这一句则通过诗意的想象与联想,把未展芭蕉人格化了,达到了人、物浑然一体的神似境界。句中的 犹 字、 怯 字,都极见用意。 犹 字不只明写目前的 芳心未展 ,而且暗寓将来的充分舒展,与末句的 会被东风暗拆 遥相呼应。 怯 字不仅生动地描绘出未展芭蕉在早春寒意包围中卷缩不舒的形状和柔弱轻盈的身姿,而且写出了它的感觉与感情,而诗人的细意体贴、深切同情也自然流注于笔端。
三、四两句却又另外设喻。古代的书札卷成圆筒形,与未展芭蕉相似,所以这里把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书札。从第二句以芳心未展的少女设喻过渡到这一句以缄封的书札设喻,似乎又不相连属,但读时却感到浑然一片。这奥妙就在 藏 字上。书札紧紧封缄着,它的内容──写信者的一片 芳心 就深藏在里面,好象不愿意让人知道它的奥秘。这和上句的 芳心犹卷 在意念上完全相通,不过上句侧重于表现客观环境的束缚,这一句则侧重于表现主观上的隐藏不露。未曾舒展的少女情怀和包蕴着深情的少女书札,本来就很容易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但三、四两句并非用另一比喻简单地重复第二句的内容,而是通过 藏何事 的设问和 会被东风暗拆看 的遥想,展示了新的意境,抒发了更美好的情思。在诗人想象中,这未展芭蕉象是深藏着美好情愫的密封的少女书札,严守着内心的秘密。然而,随着寒气的消逝,芳春的到来,和煦的东风总会暗暗拆开 书札 ,使美好的情愫呈露在无边的春色之中。既然如此,又何必深藏内心的奥秘,不主动地坦露情怀,迎接东风,欢呼春天的到来呢?这后一层意思,诗人并没有点明,读者却不难理会。句中的 会 字,下得毫不着力,却让人感到芭蕉由怯于春寒而 不展 ,到被东风吹开,是顺乎自然规律的;而 暗 字则极精细地显示出这一变化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这两个词语,对深化诗的意境有重要的作用。
诗意的想象与联想,归根结蒂还是来源于对生活的细心体察和深切体验。如果钱珝对生活中受到环境束缚、心灵上受到禁锢的少女缺乏了解与同情,那么他是无论如何不会产生上面那一系列诗意的联想的,也绝不会从单调的未展芭蕉身上发现含情不展的少女的感情与气质的。
2023-01-05
上一篇:聂夷中《伤田家》[1095字]

治愈系微信图片文案:150种温暖你的心灵鸡汤
https://sspll.com/yulu/405134.html

读书名言警句集锦:激励学生求知若渴
https://sspll.com/mingyan/405133.html

幼师箴言:1500字解读幼教名言与实践
https://sspll.com/mingyan/405132.html

传说之下:那些令人难忘的经典台词与背后故事
https://sspll.com/mingyan/405131.html

学习中的淘汰法则:名言警句与现代解读
https://sspll.com/mingyan/405130.html
热门文章

形容累的诗句 形容身心疲惫的古诗词
一生百年凡尘苦, 风华燃尽指间输。 人间

乌云诗句 乌云压境风雨欲来古诗
1,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出自宋代:蔡襄《梦中

写少年的诗句 形容少年未来可期的诗句
诗句、诗词: 1、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

男孩名字诗句 男女主名字在一句诗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可取名:

关于成长的诗句 形容人成长蜕变的诗句
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