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戴《落日怅望》赏析[1397字]270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 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 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 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 恐惊平昔颜!
沈德潜评此诗云: 意格俱好,在晚唐中可云轩鹤立鸡群矣。 (《唐诗别裁》)这里所说的 意 ,是指诗的思想感情,全诗以乡愁为主题,曲折地表现了诗人的坎坷不遇,而不显得衰飒;所谓 格 ,主要地是指谋篇布局方面的艺术技巧。这首诗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色,可以说就是:情景分写。情与景,是抒情诗的主要内涵;情景交融,是许多优秀诗作的重要艺术手段。然而此诗用情景分写之法,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开头二句写诗人在黄昏日落之时,满怀惆怅地遥望乡关,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仰视所见的景物: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晚云孤飞于天际,归鸟投宿于林间,凭着它们有形和无形的羽翼,虽有千里之远也片时可达。诗以 千里 与 片时 作强烈比照,写出云、鸟的自由无碍和飞行之速;但是,这绝不是纯客观的景物描写,而是诗人 怅望 所见,而且这种景物又是触发诗人情思的契机和媒介: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原来,诗人久客异地,他的乡关之思早已深深地郁积在胸中了。因此,颔联由外界景物的描绘自然地转入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不言惆怅而满纸生愁,不言归心似箭而实际上早已望穿秋水。
前面写情之后,颈联又变换笔墨写景,景物描写不但切合诗人眼前的情境,而且由近到远,层次分明。夕阳从近处的树梢往下沉落,它的余晖返照秋山,一片火红,象野火在远远的秋山上燃烧,渐渐地隐没在山的后面。 入 字写出夕照的逐渐暗淡,也表明了诗人伫望之久,忆念之殷。不仅如此,这种夕阳西下余晖返照之景,不但加重了诗人的乡愁,而且更深一层地触发了诗人内心深处感时伤逝的情绪。客中久滞,渐老岁华;日暮登临,益添愁思,徘徊水边,不敢临流照影,恐怕照见自己颜貌非复平昔而心惊。其实诗人何尝不知自己容颜渐老,其所以 临水不敢照 者,怕一见一生悲,又增怅闷耳。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尾联充溢着一种惆怅落寞的心绪,以此收束,留下了袅袅余音。
情景分写确是此诗谋篇布局上的一个特点。这种写法,对于这首诗来说,究竟起什么特殊艺术效果呢?细细玩味,是颇见匠心的。全篇是写 落日怅望 之情,二句景二句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成两步递进:先是落日前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 念 ,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 惊 ,显示出情绪的发展、深化。若不管格律,诗句稍颠倒次序可作: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如此前半景后半情,也是通常写法,但显得稍平,没有上述那种层层递进、曲达其意的好处。而 宿鸟归飞急 引起归心似箭,紧接 辞家久未还 云云,既很自然,而又有速(千里片时)与迟(久留滞)对比,所以是 起得超脱,接得浑劲 (见《瀛奎律髓》纪批)。如改成前半景后半情格局(如上述),则又失去这层好处。
李重华《贞一斋诗说》指出: 诗有情有景,且以律诗浅言之,四句两联,必须情景互换,方不复沓。 他所说的 情景互换 ,就是 情景分写 。当然,这种分写绝不是分割,而是彼此独立而又互相映衬,共同构成诗的永不凋敝的美。马戴这一首望乡之曲就是这样,它的乐音越过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遥遥传来,至今仍然能挑响我们心中的弦索。
(李元洛)
2023-01-06
上一篇:薛逢《宫词》[1040字]

遮天经典语录赏析:道与劫,爱与恨,永恒的回响
https://sspll.com/mingyan/405103.html

音字组词造句详解:提升汉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https://sspll.com/zaoju/405102.html

每日晨悟:1500字励志语录集锦,点燃你的一天
https://sspll.com/yulu/405101.html

宝宝哭泣爆笑语录集锦:从哇哇大哭到笑破肚皮
https://sspll.com/yulu/405100.html

库克发布会爆笑金句:从“相声”到“段子”,苹果CEO的幽默密码
https://sspll.com/yulu/405099.html
热门文章

形容累的诗句 形容身心疲惫的古诗词
一生百年凡尘苦, 风华燃尽指间输。 人间

乌云诗句 乌云压境风雨欲来古诗
1,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出自宋代:蔡襄《梦中

写少年的诗句 形容少年未来可期的诗句
诗句、诗词: 1、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

男孩名字诗句 男女主名字在一句诗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可取名:

关于成长的诗句 形容人成长蜕变的诗句
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