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沧《经炀帝行宫》赏析[1309字]516

经炀帝行宫
刘沧
此地曾经翠辇过, 浮云流水竟如何?
香销南国美人尽, 怨入东风芳草多。
残柳宫前空露叶, 夕阳川上浩烟波。
行人遥起广陵思, 古渡月明闻棹歌。
诗借咏隋炀帝行宫,讽谕时政。首联 此地 ,即指炀帝行宫。炀帝于此玩美女、杀无辜,极尽荒淫残暴之能事。但曾几何时,一个广袤四海的美好江山,便付诸东流了。开篇以反诘句陡峭而起: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 人言 浮云流水 转眼而逝,但能赶上隋炀帝败亡的速度吗?这 竟如何 三字,尽情地嘲弄了这个昏君的迅速亡国。这种寓严肃于调侃的笔法,最为警策。
颔联转入对炀帝罪行的控诉: 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 此联之妙,在于实景寓意。以实景论,它是写行宫的破落、荒凉,宫内早已空无一人。从这情景中不也清楚地看到了炀帝的荒淫残暴么? 香销 ,香销玉殒,蛾眉亡身;而且已是 南国美人尽 !为了满足一己的淫欲,搜罗尽了而且也毁灭尽了南国的美女,真是罪恶滔天。 怨入 承上句,主要写 美人 之怨。美人香销,其怨随东风入而化为芳草;芳草无涯,人怨无边。这就把抽象的感情写成了具体而真实可感的形象。如为一般郊野旅游, 东风芳草 自然不失为令人心旷神怡之景;但此处为炀帝行宫,这断瓦颓墙,芳草萋萋,却是典型的伤痍之景;这萋萋的芳草,犹含美人怨魂的幽泣。 多 字更令人毛骨悚然。
颈联写出宫所见。炀帝喜柳,当年行宫之前,隋堤之上,自是处处垂柳掩映。而今呢? 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 空 ,空有,无人欣赏; 露叶 ,露珠泛光之叶。上句以残柳 点缀 行宫,自见历史对其暴政的嘲弄; 露叶 冠以 空 字,自见诗人慨叹之情。下句,烟波浩浩,川水渺渺,空余堤柳,龙舟安在?且各冠以 残柳 和 夕阳 ,给晚照之景笼上一层凄凉黯淡的色彩。这里虽无一讥讽语,却得思与景偕、物与神游之妙。
尾联回应诗题,却不是直吐胸中块垒。《乐府指迷》说: 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语结情最好。 这 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就是 以景语结情 。它既切合咏 炀帝行宫 之意,又扣紧讽晚唐当世之旨。 行人 ,作者自指,诗人游罢行宫,自然地想起这些广陵(即扬州)旧事──由于炀帝的荒淫残暴,激化了尖锐的阶级矛盾,末次南游,酿成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不久隋朝即告灭亡。──但诗之妙,却在于作者写得含而不露,只写诗人 遥起广陵思 的情怀;所思内容,却留待读者去想象,去咀嚼。只见诗人沉思之际,在这古渡明月之下,又传来了琅琅渔歌。棹歌的内容是什么?作者亦不明言。但联系诗人 喜谈今古 、 深怨唐室 的身世,自然地使人想到屈原《渔父》中的名句: 举世皆浊兮我独清,众人皆醉兮我独醒!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古贤和隐者的唱答,也正是诗人此刻的心声;从而将咏古和讽今融为一体,以景语完成了诗的题旨。
此诗之可贵,在于诗人咏古别具一格,写得清新自然,娓娓动听,挹之而源不尽,咀之而味无穷。全诗共八句,句句是即景,句句含深意;景真、情长、意远,构成了本诗特有的空灵浪漫风格。
(傅经顺)

2023-01-06


上一篇:李商隐《哭刘司户蕡》[1192字]

下一篇:李群玉《赠人》[60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