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月诗句 咏月的古诗大全112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http://wenwen.sogou.com/z/q656264836.htm

  1.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9.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11.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2.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13.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的:《山居秋暝》)

  14.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5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6.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7.却下水精帘,

  玲珑望秋月.

  (李白:〈玉阶怨〉)

  18.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19.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20.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21.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22.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23.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风飘荷叶

  月亮,多么美丽迷人的字眼!古今中外,人们无不爱月、赏月、咏月。中国诗歌史上究竟有多少咏月诗作,如同“明月几时有”一般令人难以作答。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便是自古咏月诗人多,咏月诗更多。“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诗经·齐风·鸡鸣》),“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均见《诗经·陈风·月出》),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咏月诗句。

  从咏月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月亮有不少的别名、代称。最常见的有——月子:“月子纤纤云里见,吴江不尽莫湖来”(宋·汪元量:《湖州歌》);月牙:“别家六见月牙新,万里风霜老病身”(金·张澄:《和林秋日感怀寄张丈御史》);月魄:“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唐·高适:《塞下曲》);月轮:“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唐·王昌龄:《春宫怨》);月桂:“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南朝·陈·张正见:《薄帷鉴明月》);桂魄:“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宋·欧阳修:《中秋不见月问客》),等等。

  咏月诗,大都着意描绘月亮的形状。在诗人们的笔下,新月是弯弯的,其形如玉钩:“玉钩斜傍画檐生,云匣初开一寸明”(唐·赵嘏:《新月》),“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唐·崔道融:《秋霁》);其状如弯弓:“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其样像女子的眉毛:“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唐·戴叔伦:《兰溪棹歌》)。而满月则是圆圆的,李白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以“白玉盘”、“瑶台镜”状写月圆之形,且突出了月光的皎洁;苏轼的“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中秋月》),也是用玉盘比喻月亮,描绘颇为形象具体。

  月亮皎洁明亮,这在咏月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句“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杂诗》),著一“素”字,直写月之皎洁明亮。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白石滩》),“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李白的诗句“明月照我影.送我至郯溪”(《梦游天姥吟留别》),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月夜与客饮杏花下》),都是以“明”字明言月之皎洁明亮。咏月诗中也有不少是借助于比喻、映衬手法描绘月之皎洁明亮的。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夜月似秋霜”(《玄圃纳凉》),唐代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李益的“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这些都是以白雪比喻月亮的皎洁。赵嘏的“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江楼感怀》),这是以清澈的江水与皎洁的月光相互映衬,突出月明。北朝诗人庾信的“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舟中望月》),这是以雪的洁白、沙的反光映衬月光的皎洁明亮。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村夜》),以明月映照下的荞麦花白如雪来衬托月光的皎洁明亮,别有一番韵致。

  一年四季,季季有月。而在诗人们的笔下,不同季节的月则分别与不同的物象连在一起。春月,往往与梨花等物象、与青春的气息连在一起:“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唐·无名氏:《杂诗》);“日暮归来春困重,秋千闲在月明中”(元·贡性之:《暮春》)。夏月,常常与荷花等物象、与纳凉相联系:“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宋·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四首》之一);“绿槐阴转小栏干,八尺龙须玉簟寒。自把红窗开一扇,放他明月枕边看”(清·纳兰性德:《四时无题诗》)。秋月,每每与露、霜等物象共处:“白云映水摇空城,?B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月洞怪榈吻?B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月”(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唐·温庭筠:《商山早行》)。冬月又总是与梅、雪等物象相互映衬的:“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杜耒:《寒夜》);“梅花擎雪影,和月度疏篱”(宋·赵葵:《雪夜》);“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静寂之夜,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李白的绝句《静夜思》便是游子月夜思乡的名篇之一。诗的前两句“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写月光洁白如霜;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诗人望月思乡,于平谈处见深情。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与其弟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的另一首《月夜》诗: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全诗以月为主线,处处从对面着墨,描绘出了一幅妻子儿女月下思亲图,从而,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思念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此诗堪称望月怀远之代表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月在中天,遍地洒满清辉,于是,诗人们生发出奇想,托明月将自己的思亲之情捎给远方的爱人或友人:“春风难期信,托情明月光”(南朝乐府民歌:《读曲歌》);“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有首《绝句》:“美人揽明月,盈手以瑶华。欲赠离居者,徘徊秋汉斜。”此诗写美人用手揽起月光想赠给客居异地的心上人,可又不知如何赠送,为此,她徘徊不定,想象更是奇特大胆,与唐代诗人李冶的诗句“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明月夜留别》)有异曲同工之妙。

  月夜,诗人们遥望明月,自然会联想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并以此为题吟诗遣兴。嫦娥,也作姮娥、恒娥,系神话故事中后羿之妻。后羿从西王母处取得不死之药,嫦娥偷吃后奔上月宫。在众多吟咏嫦娥的诗中,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是一首耐人咀嚼的佳作: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此诗写嫦娥独处月宫,孤寂凄凉,长夜不寐,她应悔恨当初不该偷吃不死之药奔月。古今学者大都认为此诗有寓意,至于有何寓意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以为是思人,或以为是悼亡,或以为是借嫦娥抒孤高不遇之感,等等。笔者以为,对此诗有何寓意,解诗者大可不必像科学家那般论证坐实,还是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不是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写嫦娥悔恨的还有李商隐的“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垣娥应断肠”(《月夕》),宋代诗人晏殊的“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月》)等。明代边贡的《嫦娥》也写得很出色:

  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

  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此诗由望月联想到嫦娥在月宫的孤寂,进而将天上与人间联系起来,突出嫦娥与人间两相忆这一中心,欲露还藏.似淡实美。

  月出月落,月圆月缺,这一自然景象的奥秘何在?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仁人志士废寝忘食地探索之,试图找到科学的答案,诗人们则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咏之问之。李白的《把酒问月》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题下有诗人自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可见,此诗系诗人应老友贾淳之请所作。全诗紧扣一个“月”字,突出“把酒问月”的主旨,共有四问:明月几时有?月,夜晚由于东海,白日隐入云间,又是怎样归落东海的呢?月中白兔为何年复一年地捣药不止?寂寞孤独的嫦娥与谁为邻?但诗中皆问而不答。一是无法作答——前两问尚属未解之谜;二是无须作答——后两问涉及神话故事,读者完全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自寻答案。最后,诗人由问月而慨叹月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从而,流露出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此诗对后世的影响颇大,宋代大诗人苏轼《水调歌头》一词的发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便是化用了此诗的开头两句。

  一言以蔽之,月亮美,古代的咏月诗也美;月亮是永恒的,诗人咏月也是永恒的。

  tenten6666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ichinlan3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gch0099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QTAOXUE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我国古代吟咏月亮的诗句可谓举不胜举:

  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在儿童眼里十五的月亮就象一个又大又圆的白盘子,形象鲜明.

  诗人通过月亮的圆与缺表达出人间的聚与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王齐愈的<人妒月圆频,频圆月妒人>则以新奇的拟人手法表达出渴望团圆的心情.

  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使人融入那种朦胧缠绵的相约之爱中.

  著名的山水诗人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出秋季雨后树林中那种空明澄澈的意境.

  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大视角地展示了宇宙空间的博大,星星落了,天地更加广阔,月光一层层的向前涌动,就象那汹涌澎湃的大江.

  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月亮依然是那个月亮,可时光却一去不复返了.

  读米蒂的<钩月挂,绮霞收,蒲南人泛舟;娟娟何处,烛明眸,相望独倚楼>使人感到凄迷和惆怅.

  所以,我还是更加喜欢苏东坡的<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

  咏月诗句

  白兔:“此时瞻白兔,真欲数秋毫。”(杜甫)

  玉兔:“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贾岛)

  金兔:“朱弦初罢弹,金兔正奇绝。”(卢仝)

  蟾兔:“三五月正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

  兔魄:“慈乌夜夜向人啼,几度纱窗兔魄低。”(范椁)

  兔轮:“西瞻若水兔轮低,东望蟠桃海波黑。”(元稹)

  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贾岛)

  蟾宫:“鲛宝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飘香。”(李俊民)

  清蟾:“已饶瑞英明朝满,先借清蟾一夜圆。”(范成大)

  明蟾:“永夜凉风吹碧落,深秋白露洗明蟾。”(刘基)

  玉蟾:“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李白)

  半蟾:“西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李白)

  桂月:“桂月危悬,风泉虚韵。”(庾信)

  桂宫:“白兔如嫌冷宫,走入杏花坛下井。”(高启)

  桂轮:“桂轮秋半出东方,巢鹊惊飞夜未央。”(方千)

  桂魄:“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王维)

  月桂:“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雨楼。”(张正见)

  月魄:“日轮庄霜戈,月魄悬雕弓。”(高适)

  月轮:“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

  宝镜:“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李朴)

  金镜:“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王沂孙)

  玉镜:“冰含玉镜考寒在,粉傅仙阁月色多。”(郑谷)

  水镜:“柔只雪凝,圆是水镜。”(谢庄)

  冰镜:“团团冰镜吐清辉,今夜何如昨夜时。”(孙平仲)

  飞镜:“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

  玉盘:“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

  玉环:“高星粲金粟,落月沉玉环。”(白居易)

  玉轮:“玉轮涵地开,剑匣连星起。”(骆宾王)

  玉钩:“娥眉蔽珠栊,玉钩隔琐窗。”(鲍照)

  玉羊:“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刘孝绰)

  玉弓:“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李贺)

  玉鉴:“仰头看月见新鸿,形影霜飞玉鉴中。”(梅尧臣)

  冰鉴:“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元稹)

  冰轮:“昨夜忽已过,冰轮始觉亏。”(朱庆余)

  素娥:“素娥脉脉翻愁寂,付于风铃语夜长。”(范成大)

  银钩:“一曲银钩晓,宝帘挂秋冷。”(王沂孙)

  琼钩:“琼钩半上,若木全低。”(庾信)

  碧华:“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李贺)

  圆景:“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似繁。”(曹植)

  fywangshuang

  关于咏月的诗句

  1、《春山夜月》唐代: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释义: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满怀游春逸兴来到山中,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备感赏心悦目,欣慰无比,以至夜幕降临后仍留恋不已,竟而忘返。

  捧起清澄明澈的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摆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

  游兴正浓真是不忍离去,哪管它规程迢迢;几番下定决心离开,却又依恋山中一草一木。

  怀着矛盾的心情,在山道上漫步徐行,这时一阵幽远的钟声传来,抬头望那钟鸣之处,原来是隐于翠绿丛中、月色之下的山中楼台。

  2、《古朗月行》唐代: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释义: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

  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3、《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释义: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4、《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唐代: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释义:

  青天上明月高悬起于何时?我现在停下酒杯且一问之。

  人追攀明月永远不能做到,月亮行走却与人紧紧相随。

  皎洁得如镜飞升照临宫阙,绿烟散尽发出清冷的光辉。

  只能看见每晚从海上升起,谁能知道早晨在云间隐没。

  月亮里白兔捣药自秋而春,嫦娥孤单地住着与谁为邻?

  现在的人见不到古时之月,现在的月却曾经照过古人。

  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流逝,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

  只希望对着酒杯放歌之时,月光能长久地照在金杯里。

  5、《秋宵月下有怀》唐代: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释义:

  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在如此美丽的月光下,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而萤火虫也不敢和月光争一点光亮。随着卷起的门帘飞进了房间。

  院子里只剩枝丫的槐树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凄凉。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寂静的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促。相隔遥远。如何去约定相聚的日子,只能惆怅地望着同样遥远的月亮,什么事也做不了,就那样傻站着。

  咏月的诗句是什么

  咏月诗句

  白兔:“此时瞻白兔,真欲数秋毫。”(杜甫)

  玉兔:“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贾岛)

  金兔:“朱弦初罢弹,金兔正奇绝。”(卢仝)

  蟾兔:“三五月正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

  兔魄:“慈乌夜夜向人啼,几度纱窗兔魄低。”(范椁)

  兔轮:“西瞻若水兔轮低,东望蟠桃海波黑。”(元稹)

  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贾岛)

  蟾宫:“鲛宝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飘香。”(李俊民)

  清蟾:“已饶瑞英明朝满,先借清蟾一夜圆。”(范成大)

  明蟾:“永夜凉风吹碧落,深秋白露洗明蟾。”(刘基)

  玉蟾:“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李白)

  半蟾:“西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李白)

  桂月:“桂月危悬,风泉虚韵。”(庾信)

  桂宫:“白兔如嫌冷宫,走入杏花坛下井。”(高启)

  桂轮:“桂轮秋半出东方,巢鹊惊飞夜未央。”(方千)

  桂魄:“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王维)

  月桂:“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雨楼。”(张正见)

  月魄:“日轮庄霜戈,月魄悬雕弓。”(高适)

  月轮:“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

  宝镜:“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李朴)

  金镜:“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王沂孙)

  玉镜:“冰含玉镜考寒在,粉傅仙阁月色多。”(郑谷)

  水镜:“柔只雪凝,圆是水镜。”(谢庄)

  冰镜:“团团冰镜吐清辉,今夜何如昨夜时。”(孙平仲)

  飞镜:“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

  玉盘:“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

  玉环:“高星粲金粟,落月沉玉环。”(白居易)

  玉轮:“玉轮涵地开,剑匣连星起。”(骆宾王)

  玉钩:“娥眉蔽珠栊,玉钩隔琐窗。”(鲍照)

  玉羊:“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刘孝绰)

  玉弓:“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李贺)

  玉鉴:“仰头看月见新鸿,形影霜飞玉鉴中。”(梅尧臣)

  冰鉴:“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元稹)

  冰轮:“昨夜忽已过,冰轮始觉亏。”(朱庆余)

  素娥:“素娥脉脉翻愁寂,付于风铃语夜长。”(范成大)

  银钩:“一曲银钩晓,宝帘挂秋冷。”(王沂孙)

  琼钩:“琼钩半上,若木全低。”(庾信)

  碧华:“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李贺)

  圆景:“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似繁。”(曹植)

  写咏月的诗句有哪些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赵嘏《江楼感旧》)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李商隐《无题》)

  (明月:明月松间照(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向往自然美的情感);(清新秀丽,给人以愉悦美感。)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沧海月明珠有泪(沧海月明泣泪成珠,以美景衬感伤之情)

  冷月: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冷月即冷心,桥虽在,时已非,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见痛惜之情,伤今怀古之意跃然纸上)

  秋月:春花秋月何时了;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暗示曲声的感人)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写谪居的郁闷心情,感慨)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夜月:又闻子规啼夜月(哀愁,更觉蜀道之难)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残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透别后心境的凄清冷落。曲折写出作者的离情,细致深婉,被视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江月: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写饯别时的凄凉情景。“别”句借江边月影烘托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月圆人不圆)

  旧时月: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仍多情地从城垛(女墙)后边升起,照见这久已残破的古城。有“今月曾经照古人”之意,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峨眉山月歌》: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作为蜀人,李白对故乡峨嵋山的月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此诗写出了诗人与峨嵋山月,也可以说是故乡的自然山水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江上望月,月影随人;峡行月隐,思念不绝。)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思于俯仰之间,凝缩的语言,凝缩了乡思和乡愁。)

  《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以浓郁的诗情道出,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

  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马戴

  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

  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

  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

  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

  2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

  2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对联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

  2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2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2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

  2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

  2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

  3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31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清诗纪事》

  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永遇乐苏轼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于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5太常引辛弃疾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6木兰花慢辛弃疾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咏月的古诗大全

  咏月的古诗词有: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5、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6、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7、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8、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10、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11、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12、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3、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14、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5、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16、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2020-07-08


上一篇:形容中秋节的诗句 中秋节古诗大全

下一篇:有关于月亮的诗句 关于月亮的古诗1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