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蝉》(咏蝉骆宾王)[1403字]651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 我亦举家清。
古人有云: 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 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 为情而造文 的。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首句闻蝉鸣而起兴。 高 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 难饱 ,这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由 难饱 而引出 声 来,所以哀中又有 恨 。但这样的鸣声是白费,是徒劳,因为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这是说,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这样结合作者自己的感受来咏物,会不会把物的本来面貌歪曲了呢?比方蝉,本来没有什么 难饱 和 恨 ,作者这样说,不是不真实了吗?咏物诗的真实,是作者感情的真实。作者确实有这种感受,借蝉来写,只要 高 和 声 是和蝉符合的,作者可以写出他对 高 和 声 的独特感受来,可以写 居高声自远 (虞世南《咏蝉》),也可以写 本以高难饱 ,这两者对两位不同的作者都是真实的。
接着,从 恨费声 里引出 五更疏欲断 ,用 一树碧无情 来作衬托,把不得志的感情推进一步,达到了抒情的顶点。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并不为它的 疏欲断 而悲伤憔悴,显得那样冷酷无情。这里接触到咏物诗的另一特色,即无理得妙。蝉声的疏欲断,与树叶的绿和碧两者本无关涉,可是作者却怪树的无动于衷。这看似毫无道理,但无理处正见出作者的真实感情。 疏欲断 既是写蝉,也是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就蝉说,责怪树的无情是无理;就寄托身世遭遇说,责怪有力者本可以依托荫庇而却无情,是有理的。咏物诗既以抒情为主,所以这种无理在抒情上就成了有理了。
接下去来一个转折,抛开咏蝉,转到自己身上。这一转就打破了咏蝉的限制,扩大了诗的内容。要是局限在咏蝉上面,有的话就不好说了。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作者在各地当幕僚,是个小官,所以称薄宦。经常在各地流转,好象大水中的木偶到处漂流。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使他怀念家乡。 田园将芜胡不归 ,更何况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和野地里的杂草已经连成一片了,作者思归就更加迫切。这两句好象和上文的咏蝉无关,暗中还是有联系的。 薄宦 同 高难饱 、 恨费声 联系,小官微禄,所以难饱费声。经过这一转折,上文咏蝉的抒情意味就更明白了。
末联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又回到咏蝉上来,用拟人法写蝉。 君 与 我 对举,把咏物和抒情密切结合,而又呼应开头,首尾圆合。蝉的难饱正与我也举家清贫相应;蝉的鸣叫声,又提醒我这个与蝉境遇相似的小官,想到 故园芜已平 ,不免勾起赋归之念。钱锺书先生评论这首诗说: 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油然自绿是对 碧 字的很好说明)。树无情而人( 我 )有情,遂起同感。蝉栖树上,却恝置(犹淡忘)之;蝉鸣非为 我 发, 我 却谓其 相警 ,是蝉于我亦 无情 ,而我与之为有情也。错综细腻。 钱先生指出不仅树无情而蝉亦无情,进一步说明咏蝉与抒情的错综关系,对我们更有启发。
咏物诗,贵在 体物为妙,功在密附 。这首咏蝉诗, 传神空际,超超玄著 ,被朱彝尊誉为 咏物最上乘 。
2023-01-07

库克发布会爆笑金句:从“相声”到“段子”,苹果CEO的幽默密码
https://sspll.com/yulu/405099.html

东北大妈搞笑语录视频合集:从广场舞到唠嗑,笑点爆棚!
https://sspll.com/yulu/405098.html

范大师经典搞笑语录大全:让你笑到肚子疼的段子合集
https://sspll.com/yulu/405097.html

规划未来,成就梦想:1500字励志名言及解读
https://sspll.com/mingyan/405096.html

一年级古国词语造句大全
https://sspll.com/zaoju/405095.html
热门文章

形容累的诗句 形容身心疲惫的古诗词
一生百年凡尘苦, 风华燃尽指间输。 人间

乌云诗句 乌云压境风雨欲来古诗
1,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出自宋代:蔡襄《梦中

写少年的诗句 形容少年未来可期的诗句
诗句、诗词: 1、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

男孩名字诗句 男女主名字在一句诗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可取名:

关于成长的诗句 形容人成长蜕变的诗句
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