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闲识得东风面”下句及全诗赏析[1077字]355
等闲识得东风面下句是 万紫千红总是春 。整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诗句出自宋代理学家朱熹的《春日》
春日
作者:朱熹 年代: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简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 胜日寻芳泗水滨 , 胜日 指晴日,点明天气。 泗水滨 点明地点。 寻芳 ,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 寻芳 所见所得。次句 无边光景一时新 ,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 无边 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一时新 ,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 等闲识得东风面 ,句中的 识 字承首句中的 寻 字。 等闲识得 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 东风面 借指春天。第四句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 等闲识得东风面 。而此句的 万紫千红 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 光景一时新 。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 泗水 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 寻芳 即是指求圣人之道。 万紫千红 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赏析: 风和日丽来到泗水边赏景,一望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很容易认识到东风的面容,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
名句赏析 万紫千红总是春。
首句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三句写 寻芳 的所见所识。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诗人由 寻 而 识 ,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 新 字。但泗水在山东,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而南宋时那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来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 泗水 暗喻孔门, 寻芳 暗喻求圣人之道, 东风 暗喻教化, 春 暗喻孔子倡导的 仁 。这些意思如果用哲学讲义式的语言写出来,难免枯燥乏味。本诗却把哲理融化在生动的形象中,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2023-02-26

作文本里的名言佳句:从积累到运用
https://sspll.com/mingyan/405073.html

称的组词造句及用法详解
https://sspll.com/zaoju/405072.html

一年级生必备:常用“术”字组词大全及例句
https://sspll.com/zuci/405071.html

令人窒息的难过:1500字情感语录短句集
https://sspll.com/yulu/405070.html

爱字同音字组词及文化内涵探析
https://sspll.com/zuci/405069.html
热门文章

形容累的诗句 形容身心疲惫的古诗词
一生百年凡尘苦, 风华燃尽指间输。 人间

乌云诗句 乌云压境风雨欲来古诗
1,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出自宋代:蔡襄《梦中

写少年的诗句 形容少年未来可期的诗句
诗句、诗词: 1、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

男孩名字诗句 男女主名字在一句诗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可取名:

关于成长的诗句 形容人成长蜕变的诗句
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