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偏知春气暖全诗(今夜偏知春气暖诗意)[1361字]152
今夜偏知春气暖下一句是 虫声新透绿窗纱 ,出自唐代诗人刘方平的《月夜》。
《月夜》
作者:刘方平 年代:唐朝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释
1.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月色半人家:月光照到人家庭院的一半。
2.北斗、南斗:星宿名。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3.偏:偏偏,表示出乎意料。
4.新透:第一次透过。
译文:
夜深了,月儿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还映照在月光中;横斜的北斗星和倾斜的南斗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就在这更深人静、夜寒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
这首诗写的是月夜中透露出的春意,构思新颖别致。诗人选取了静寂的散发着寒意的月夜为背景,从夜寒中显示出春天的暖意,从静寂中显示出生命的萌动,从几声虫叫引起人们对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作品鉴赏:
唐诗中,以春和月为题的不少。或咏春景而感怀,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诗写春,不唯不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反借夜幕将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点的事物遮掩起来,写月,也不细描其光影,不感叹其圆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调进半片月色,这样,夜色不至太浓,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种蒙胧而和谐的旋律。
此诗首揭 更深 二字,为以下景色的描绘确定了基调,也给全诗笼罩一种特殊氛围。 月色半人家 是 更深 二字的具体化,接下的一句 北斗阑干南斗斜 ,是 更深 于夜空的征象,两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静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为月轮西斜,诗以星斗阑干为映衬,这就构成两句之间的内在关联。
恬谧的春夜,万物的生息迁化在潜行。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从虫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说明诗入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根柢。因此。这两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没有长期乡村生活经验的入。固然说不出;便是生活在乡村,也并非人人都说得出来。今夜虫鸣,究竟是第一回还是第几回,谁去注意它,这须得有心人。还应该有一颗诗心。一个 新 字,饱含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说清新,又有欣悦之意。
诗中说 春气暖 自 今夜 始,表明对节候变化十分敏感, 偏知 一语洋溢着自得之情。写隔窗听到虫声,用 透 。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窗纱的绿色,夜晚是看不出的。这绿意来自诗人内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们就可以明白:诗人之所以不描写作为春天表征的鲜明的外在景观。而是借助深夜景色气氛来烘托诗的意境,就是因为这诗得之于诗人的内心。诗人是以一颗纯净的心灵体察自然界的细微变化的。诗的前二句写景物,不着一丝春的色彩.却暗中关合春意,颇具蕴藉之致。第三句的 春气暖 。结句的 虫声 , 绿窗纱 互为映发。于是春意俱足。但这声与色,仍从 意 (感觉)中来。诗人并非唯从 虫声 才知道春气已暖, 春气暖 是诗人对 今夜 的细微感觉,而 虫声 只是与其感觉冥合的一个物候。因此,诗的意蕴是深厚的。构思的新颖别致,决定于感受的独特。
唐代田园诗成为一个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然而。能仿佛陶诗一二者并不多见。象本诗这样深得陶体真趣的。就更为寥寥。
2023-03-18

鸥字组词:探寻“鸥”字的丰富内涵与妙用
https://sspll.com/zuci/404766.html

名言佳句赏析:从古至今的智慧结晶
https://sspll.com/mingyan/404765.html

秋冬陪孩子:100句暖心语录与亲子时光
https://sspll.com/yulu/404764.html

带“夜”字的四字成语大全及释义
https://sspll.com/zuci/404763.html

名言警句与人生:从古今事例看智慧的传承
https://sspll.com/mingyan/404762.html
热门文章

形容累的诗句 形容身心疲惫的古诗词
一生百年凡尘苦, 风华燃尽指间输。 人间

乌云诗句 乌云压境风雨欲来古诗
1,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出自宋代:蔡襄《梦中

写少年的诗句 形容少年未来可期的诗句
诗句、诗词: 1、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

男孩名字诗句 男女主名字在一句诗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可取名:

关于成长的诗句 形容人成长蜕变的诗句
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