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的诗意(望庐山瀑布原文)[1651字]245

望庐山瀑布的诗意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状像香炉且山上笼罩烟云而得名。

3、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的云雾水气。

4、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5、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6、银河:又称天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7、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此处指极高的天空。

8、遥:从远处看。

译文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

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

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赏析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 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 (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 遥看瀑布挂前川 ,前四字是点题; 挂前川 ,这是 望 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挂 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 遥看 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 挂 起来呢? 壮哉造化功 !所以这 挂 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 飞流直下三千尺 ,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 飞 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直下 ,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 疑是银河落九天 ,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 疑是 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 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 万里一泻,末势犹壮 的艺术风格。真美呀!考试吧阅读/请保留

宋人魏庆之说: 七言诗第五字要响。 所谓响者,致力处也。 (《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 生 字,不仅把香炉峰写 活 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 挂 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 落 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 ,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无怪苏轼说: 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着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

2023-04-02


上一篇:枫桥夜泊的诗意(枫桥夜泊的诗意简短20字)[683字]

下一篇:芙蓉楼送辛渐的诗意(芙蓉楼送辛渐古诗)[41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