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李清照(永遇乐李清照拼音)[832字]546

《永遇乐 》

李清照

落日熔金,

暮云合璧,

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

融和天气,

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

风鬟雾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赏析

此为李清照晚年所写元宵词,借流落江南孤身度过元宵佳节所产生的切身感受,寄托深沉的故国之思、今昔之感。上片开始连下三个设问。第一个设问是问自己在何处?是明知故问,问的前提却是元宵夜夕阳西下,玉兔东升之际,是 人约黄昏后 的良辰美景,一对比,便知作者有化不开的漂泊异乡的凄凉愁怀。第二问也是在 染柳烟浓 的大好春光之后,先以听笛 怨 转,再问自己还有多少春意可享受,正反映了晚景凄凉的心情。第三问也是同样,用 岂无 递反,也反映出晚年生活动荡不安、祸福莫测的忧患。 来相召 二句,状节日人物之盛,谢却 诗朋酒侣 ,则气氛陡转,写自己自甘寂寞的心灰意懒,可以感知到作者几乎万念俱灰的心境。孤独中最易追怀往事, 中州盛日 六句,极写往年京华热闹欢乐,浓厚兴致。 如今 以下折转到当前,憔悴神态,寥落心理,与往昔形成强烈反差。最后两句看似淡泊自守、不慕繁华,实则是满腹辛酸,一腔凄怨的总爆发。全词以元宵为焦聚点展开记叙,思路由今而昔再到今。今昔对比,以乐景写哀,以他人反衬,益增悲慨。无怪刘辰翁诵此词 为之涕下 、 辄不自堪 (《须溪词》卷二)也。

注:精彩文章请关注考试吧

2023-04-09


上一篇:蝶恋花·上巳召亲族——李清照[1110字]

下一篇: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李清照拼音版)[275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