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画面)[2551字]469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赏析
季节和时序对敏感的人常是触发感兴的媒介。黄昏,是动感情的时刻。风烛残年的老人惆怅地倚闾盼望浪子归家;少女们咬着嘴唇,心旌摇簇地倾听着窗下求恋者的小夜曲;而那远离乡井的旅人,也不禁在异地的暮色中勾起浓重的乡思,如果他凑巧是人,便会像孟浩然那样地吟出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宿建德江》)。那愁思,正像薄暮的烟霭那样侵入人的心头,愈来愈浓郁,愈来愈沉重,终于像昏暝的夜幕似地压得人难以喘息。难怪诗人总爱融情入景地选择 烟 来渲染惹愁的暮色,而不用华灯和暮归者的喧笑。 这首《菩萨蛮》正是用笔画在广漠的平林上抹出牵动愁思的如织暮烟。画面的静景带有动势,它暗藏着时间在瞬息之间的冉冉推移。当远眺着暮蔼笼罩的平林的第一眼,望中还呈现着寒碧的山光,该是太阳垂没未久吧。只是词人避免了诸如落日余晖这样的调子,以免损害苍凉味的基调的统一罢了。但一转眼,暝色已悄悄地降临了。这和英国诗人雪莱的名作《云》描写暮夜递嬗一样
当落日从明亮的海发出
爱情与安息的情热;
而黄昏的堇色的帷幕也从
天宇的深处降落
但是,这位词人更着意在 暝色 之下用了一个神来之笔的 入 字,把暝色人格化,比作一个带来了离愁的闯入者,比 夜幕 这一类平泛的静物更能使景色活跃在读者的心头眼底。于是,高楼上孤单的愁人,就益发和冉冉而入的暝色融合在一起了。
要探究这楼头的远眺者发愁的原因,不禁令人想起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这两句汉代古诗。她是在怀念、期待远人。从下片,可以想象,那征人是已经有了行将归来的消息了,但此刻,他在何处,在做什么?是日暮投宿的时候了,他正在走入一家村舍吗,还是早已打尖,此刻正和旅伴在酒肆中畅饮,乃至在和当垆的酒家女调笑?或者,由于什么事情的牵扯,至今还未踏上归程?向心头袭来的各种怪异的联想,不断增添这女子的愁思。这里面当然也缠夹着往昔的美好回忆,遐想着久别重逢的情景。这时令,正如李商隐所说的 心事如波涛 ,这样那样都会增添她期待的激情的浓度。
这惆怅、哀怨而又缠绵的期待,自然会使楼头人产生有如王维诗 心怯空房不忍归 的心情。这驱使她伫立于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匆遽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这归鸟又惹起无限愁思。那阻挡在她和征人之间的遥远的归程,这一路上不知有多少长亭、短亭。
眼前所见的日暮景色,这平林笼烟,寒山凝碧,暝色入楼,宿鸟归林;心头所想的那远人,那长亭、短亭,以及横隔在他们之间的迢递的路程,真是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历来解说此词,虽然有不少论者认为它是眺远怀人之作,但的人却说它是羁旅行役者的思归之辞。后一种理解,大概是受了宋代文莹《湘山野录》所云 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 一语的影响。以为既然题于驿楼,自然是旅人在抒思归之情。其实,古代的驿站邮亭等公共场所以及庙宇名胜的墙壁上,有些诗词不一定是即景题咏,也不一定是写者自己的作品。细玩这首词,也不是第一称谓,而是第三称谓。有如电影,从 平林 、 寒山 的远镜头,拉到 高楼 的近景,复以 暝色 做特写镜头造成气氛,最终突出 有人楼上愁 的半身镜头。分明是第三者所控制、所描撰的场景变换。下片的歇拍两句,才以代言的方法,模拟出画中人的心境。而且词中的 高楼 、 玉阶 ,也不是驿舍应有之景。驿舍邮亭,是不大会有高楼的,它的阶除也决不会 雕栏玉砌 ,正如村舍茅店不能以 画栋雕梁 形容一样。同时,长亭、短亭,也不是望中之景;即使是 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中的最近一座,也不是暮色苍茫中视野所能及。何况 长亭更短亭 ,不知凡几,当然只能意想于心头,不能呈现于楼头人的眼底。
李白究竟是否是这首词的作者,也是历来聚讼不决的问题。光以《菩萨蛮》这一词调是否在李白时已有这一点,就是议论纷纭的。前人不谈,现代的研究者如浦江清说其无,杨宪益、任二北等信其有;而它的前身究系西域的佛曲抑系古缅甸乐,也难以遽断。有人从词的发展来考察,认为中唐以前,词尚在草创期,这样成熟的表现形式,这样玲珑圆熟的词风,不可能是盛唐诗人李白的手笔。但这也未必可援为根据。敦煌卷子中《春秋后语》纸背写有唐人词三首,其一即《菩萨蛮》,亦颇成熟,虽无证据断为中唐人以前人所作,亦难以断为必非中唐人以前人所作,而且,在文学现象中,得风气之先的早熟的果子是会结出来的。十三世纪的诗人但丁,几乎就已经唱出了文艺复兴的声调,这是文学史家所公认的。六朝时期的不少吴声歌曲,已近似唐人才开始有的、被称为近体诗的五言绝句。以文人诗来说,隋代王绩的《野望》: 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如果把它混在唐人的律诗里,不论以格或以风味言,都很难识别。这不过是信手拈来的例子。李白同时人、玄宗时代的韦应物既然能写出像《调笑令 胡马》那样的小词,李白能写出成熟的词也就毫不奇怪。
总之,迄今为止,虽然没有确切不移的证据,断定这首词必属李白之作,但也没有无法还价的证据,断定确非李白所作。因此,历来的词评家都不敢轻率地剥夺李白的创作权,从宋代黄升《花魇词选》起到近代人王国维,词学大家都尊之为 百代词曲之祖 。这里有一件小小的颇堪寻味的事情:词中有了 伤心碧 这样的字眼。 伤心 在这里,相当于日常惯语中的 要死 或 要命 。现在四川还盛行着这一语汇。人们常常可以听到 好得伤心 或 甜得伤心 之类的话,意即好得要命或甜得要死。这 伤心 ,也和上海话中 穷漂亮 穷适意 的 穷 字一样,作为副词,都与 极 同义。 伤心碧 也即 极碧 。杜甫《滕王亭子》诗 清江锦石伤心丽 , 伤心丽 ,也是 极丽 的意思。李白和杜甫都在四川生活过,以蜀地的口语入词,化俗入雅,妙语天成。这也可以作为这首词是李白作品的一点佐证。
2023-04-26

初中作文常用名言佳句集锦及运用技巧
https://sspll.com/mingyan/403714.html

任正非经典语录深度解读:华为精神与企业管理智慧
https://sspll.com/yulu/403713.html

中国力量:激励中华儿女的励志名言警句
https://sspll.com/mingyan/403712.html

巾字开头的四个字成语大全
https://sspll.com/zuci/403711.html

六字情侣浪漫情话:表达爱意的小甜蜜
https://sspll.com/mingyan/403710.html
热门文章

形容累的诗句 形容身心疲惫的古诗词
一生百年凡尘苦, 风华燃尽指间输。 人间

乌云诗句 乌云压境风雨欲来古诗
1,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出自宋代:蔡襄《梦中

写少年的诗句 形容少年未来可期的诗句
诗句、诗词: 1、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

男孩名字诗句 男女主名字在一句诗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可取名:

关于成长的诗句 形容人成长蜕变的诗句
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