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楼的诗句 江楼览胜国画诗句132

  《江楼闲望怀关内亲知》

  年代:宋作者:释文珦

  摇落江天欲尽秋,远鸿高送一行愁。

  音书寂绝秦云外,身世蹉跎楚水头。

  年貌暗随黄叶去,时情深付碧波流。

  风凄日冷湖光晚,驻目寒空独倚楼。

  《江楼望归时避难在越中。》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

  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

  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

  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

  悠悠沧海畔,十载避黄巾。

  《江楼望乡寄内》

  年代:宋作者:刘兼

  独上江楼望故乡,泪襟霜笛共凄凉。云生陇首秋虽早,

  月在天心夜已长。魂梦只能随蛱蝶,烟波无计学鸳鸯。

  蜀笺都有三千幅,总写离情寄孟光。

  《江楼晚望》

  年代:唐作者:杜牧

  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初语燕雏知社日,习飞鹰隼识秋风。

  波摇珠树千寻拔,山凿金陵万仞空。

  不欲登楼更怀古,斜阳江上正飞鸿。

  江楼感旧的古诗

  江楼感旧

  作者: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译文】:独自登上江楼思绪茫茫,月光如水水色如天。旧时同来这里赏月的人现在在哪里?只有此处的风景隐隐约约还象是从前。

  黄鹤楼的诗句

  黄鹤楼小赞

  雄睨荆楚第一楼,

  黄鹤昔年在此留。

  迎送古今多少客,

  风流绝冠傲神州。

  昔人已乘黄鹤去,珐订粹寡诔干达吮惮经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楼头送目,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在人非、鹤去楼空。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艳阳高照,澄空流碧,恍惚中,汉水北岸的树木化作久久思念的亲爱之人,宛如眼前。和煦的阳光,给人家的温暖。依稀间,鹦鹉洲上的芳草丛中走来一身正气、击鼓骂曹的祢衡,他面对黄祖的屠刀,视死如归,血洒碧草,正是无数浪迹天涯的游子浸满血泪的无私付出,才构筑了无数令人难忘的故乡。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忆,使得“晴川、芳草”二句极富人情味。诗作的思想品位也因此跨进更为高远的境地。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后面是夜晚,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水雾江烟,一片迷蒙,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拖音。

  诗作的前两句民歌风味浓郁,景到言到,语如联珠;后两句则对仗工整,音律谐美,文采飞扬。特别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剪裁,更有令人回味无穷之感。诗人将思念亲人的狭义乡愁与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有机结合,使得本篇的韵味和风骨跨上了同类诗作的最高峰巅。诗人的风采与秉性亦随诗篇的展开跃然纸上:他才华横溢,如晴川东去,奔流不息;他不拘小节,似芳草萋萋,峥嵘不已。没有自恋自迷之颓废,也无自私自利之狭隘,乡愁情怀的抒发也同样波澜壮阔、豪迈昂扬,不愧为是被后人推为唐朝七律诗中的第一佳作。比较复杂的: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①],芳草萋萋鹦鹉洲[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黄鹤楼的诗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这首《登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所写!是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历代写黄鹤楼的诗很多,但崔颢的一首七律,人称最佳。

  古诗忘江楼中的千古名句

  上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原对: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其他:

  瞻海阁,瞻海角,瞻海阁前瞻海角,海阁万年,海角万年

  赏雪岭,赏雪景,赏雪岭头赏雪景,雪岭万冬,雪景万冬

  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雨尘心,雨尘染,雨尘心上雨尘染,尘心一时,尘染一时

  听雨阁,听雨落,听雨阁中听雨落,雨阁三更,雨落三更

  观苍海,观苍松,观苍海里观苍松,苍海万年,苍松万年。

  听雨榭,听雨诉,听雨榭中听雨诉,雨榭万年,雨诉万年

  彩云天,彩云间,彩云天上彩云间,云天永久,云间永久

  会诗楼,会诗友,会诗楼上会诗友,诗楼永久,诗友永久

  读书亭,读书声,读书亭中读书声,书亭万年,书声万年

  黄鹤楼的诗句

  以下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关于描写黄鹤楼诗词历朝历代有很多,现在脍炙人口的黄鹤楼主楼壁画上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也成为咏诵黄鹤楼的绝句。

  唐代崔颢的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代李白登临此楼,也是诗兴盎然,当他发现崔颢的这首诗后,连称“绝妙”,于是写了四名打油诗:

  一拳捶碎黄鹤楼,

  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

  便搁笔不写,现在黄鹤楼公园内有崔颢的题诗壁,对面即是李白搁笔亭。后有好事之人据此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座李白“搁笔亭”。

  李白写下的诗词与黄鹤楼有关的不下五首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从此,“江城”便成为武汉的美称。

  唐代文学家阎伯理在其《黄鹤楼记》中描述“耸构巍峨,上依河汉,下临江流......”可谓:“危乎,高哉!”无怪李白以“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诺谓楚人重,诗传谢眺清。沧浪吾有曲,寄语棹歌声。”抒发自己心头的感慨。

  贾岛《黄鹤楼》

  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晖!

  宋之问

  汉广不分天,舟行杳若仙。

  清江度暖日,黄鹤弄晴烟。

  岳飞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跨黄鹤。

  陆游

  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

  汉江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

  范成大

  谁家笛里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

  汉树有情横北斗,蜀江无语抱南楼。

  白居易

  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

  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刘禹锡

  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

  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王维

  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

  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2020-09-23


上一篇:有羽的诗句 有雨的诗句

下一篇:印章诗句 印章诗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