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开头的诗句 月字开头的诗句浪漫的135
月落乌啼霜满天。——唐张继《枫桥夜泊》
月出惊山鸟。——唐王维《鸟鸣涧》
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月冷霜华凝。——唐白居易《长相思》
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明羌笛戌楼间。——唐高适《塞上听吹笛》
月地云阶暗断肠。——宋陆游《梅花》
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月明松下房栊静。——唐王维《桃源行》
月斜深巷捣秋衣。——宋陆游《秋思》
以月份开头的诗句
1、《春雪》——唐代韩愈
二月初惊见草芽。?
译文:二月初时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2、《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代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
译文:五月的石榴花盛开,如燃烧之火的艳丽。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4、《塞下曲六首·其一》——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译文:五月的天山仍是大雪纷飞,只有凛冽的寒风,根本看不见盛放的鲜花。
5、《咏柳》——唐代贺知章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译文: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求月开头的诗句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唐·李白《渡荆州送别》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唐】李白
"月"字开头的诗句,7个字的!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题为“夜泊”,实际上只写“夜半”时分的景象与感受。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已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树上的栖乌大约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月落夜深,繁霜暗凝。在幽暗静谧的环境中,人对夜凉的感觉变得格外锐敏。“霜满天”的描写,并不符合自然景观的实际(霜华在地而不在天),却完全切合诗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整个一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而这一切,又都和谐地统一于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运思的细密。
诗的第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在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之所以径称“江枫”,也许是因枫桥这个地名引起的一种推想,或者是选用“江枫”这个意象给读者以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伤春心”,“青枫浦上不胜愁”,这些前人的诗句可以说明“江枫”这个词语中所沉积的感情内容和它给予人的联想。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几处“渔火”,由于周围昏暗迷蒙背景的衬托,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动人遐想。“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写到这里,才正面点出泊舟枫桥的旅人。“愁眠”,当指怀着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对愁眠”的“对”字包含了“伴”的意蕴,不过不象“伴”字外露。这里确有孤孑的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轻愁,但同时又隐含着对旅途幽美风物的新鲜感受。我们从那个仿佛很客观的“对”字当中,似乎可以感觉到舟中的旅人和舟外的景物之间一种无言的交融和契合。
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里似乎不能忽略“姑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唐诗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枫桥的诗意美,有了这所古刹,便带上了历史文化的色泽,而显得更加丰富,动人遐想。因此,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也就仿佛回荡着历史的回声,渗透着宗教的情思,而给人以一种古雅庄严之感了。诗人之所以用一句诗来点明钟声的出处,看来不为无因。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一笔,“枫桥夜泊”之神韵才得到最完美的表现,这首诗便不再停留在单纯的枫桥秋夜景物画的水平上,而是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夜半钟的风习,虽早在《南史》中即有记载,但把它写进诗里,成为诗歌意境的点眼,却是张继的创造。在张继同时或以后,虽也有不少诗人描写过夜半钟,却再也没有达到过张继的水平,更不用说借以创造出完整的艺术意境了。
月字开头的诗句浪漫的
月落乌啼霜满天。——唐张继《枫桥夜泊》
月出惊山鸟。——唐王维《鸟鸣涧》
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月冷霜华凝。——唐白居易《长相思》
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明羌笛戌楼间。——唐高适《塞上听吹笛》
月地云阶暗断肠。——宋陆游《梅花》
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月明松下房栊静。——唐王维《桃源行》
月斜深巷捣秋衣。——宋陆游《秋思》
月出惊山鸟。——唐王维《鸟鸣涧》
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月冷霜华凝。——唐白居易《长相思》
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明羌笛戌楼间。——唐高适《塞上听吹笛》
月地云阶暗断肠。——宋陆游《梅花》
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月明松下房栊静。——唐王维《桃源行》
月斜深巷捣秋衣。——宋陆游《秋思》
以月份开头的诗句
1、《春雪》——唐代韩愈
二月初惊见草芽。?
译文:二月初时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2、《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代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
译文:五月的石榴花盛开,如燃烧之火的艳丽。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4、《塞下曲六首·其一》——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译文:五月的天山仍是大雪纷飞,只有凛冽的寒风,根本看不见盛放的鲜花。
5、《咏柳》——唐代贺知章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译文: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求月开头的诗句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唐·李白《渡荆州送别》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唐】李白
"月"字开头的诗句,7个字的!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题为“夜泊”,实际上只写“夜半”时分的景象与感受。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已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树上的栖乌大约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月落夜深,繁霜暗凝。在幽暗静谧的环境中,人对夜凉的感觉变得格外锐敏。“霜满天”的描写,并不符合自然景观的实际(霜华在地而不在天),却完全切合诗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整个一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而这一切,又都和谐地统一于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运思的细密。
诗的第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在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之所以径称“江枫”,也许是因枫桥这个地名引起的一种推想,或者是选用“江枫”这个意象给读者以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伤春心”,“青枫浦上不胜愁”,这些前人的诗句可以说明“江枫”这个词语中所沉积的感情内容和它给予人的联想。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几处“渔火”,由于周围昏暗迷蒙背景的衬托,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动人遐想。“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写到这里,才正面点出泊舟枫桥的旅人。“愁眠”,当指怀着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对愁眠”的“对”字包含了“伴”的意蕴,不过不象“伴”字外露。这里确有孤孑的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轻愁,但同时又隐含着对旅途幽美风物的新鲜感受。我们从那个仿佛很客观的“对”字当中,似乎可以感觉到舟中的旅人和舟外的景物之间一种无言的交融和契合。
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里似乎不能忽略“姑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唐诗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枫桥的诗意美,有了这所古刹,便带上了历史文化的色泽,而显得更加丰富,动人遐想。因此,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也就仿佛回荡着历史的回声,渗透着宗教的情思,而给人以一种古雅庄严之感了。诗人之所以用一句诗来点明钟声的出处,看来不为无因。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一笔,“枫桥夜泊”之神韵才得到最完美的表现,这首诗便不再停留在单纯的枫桥秋夜景物画的水平上,而是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夜半钟的风习,虽早在《南史》中即有记载,但把它写进诗里,成为诗歌意境的点眼,却是张继的创造。在张继同时或以后,虽也有不少诗人描写过夜半钟,却再也没有达到过张继的水平,更不用说借以创造出完整的艺术意境了。
月字开头的诗句浪漫的
月落乌啼霜满天。——唐张继《枫桥夜泊》
月出惊山鸟。——唐王维《鸟鸣涧》
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月冷霜华凝。——唐白居易《长相思》
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明羌笛戌楼间。——唐高适《塞上听吹笛》
月地云阶暗断肠。——宋陆游《梅花》
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月明松下房栊静。——唐王维《桃源行》
月斜深巷捣秋衣。——宋陆游《秋思》
2020-07-27
上一篇:形容面诗句 形容初伏的诗句
下一篇:描写春季的诗句 描写春景古诗大全
最新文章
14小时前
14小时前
14小时前
14小时前
15小时前
热门文章
08-20 15:08
08-12 11:08
08-14 15:08
09-24 11:09
07-24 14:07

荤同音字组词及运用:细品汉语语言魅力
https://sspll.com/zuci/403993.html

读书笔记里的金句箴言:名言警句与个人感悟
https://sspll.com/mingyan/403992.html

吴邓造句大全:七字佳句赏析及应用
https://sspll.com/zaoju/403991.html

三年级小学生常用造句大全及练习
https://sspll.com/zaoju/403990.html

劳动创造价值:1500字劳动名言摘抄及感悟
https://sspll.com/mingyan/403989.html
热门文章

形容累的诗句 形容身心疲惫的古诗词
一生百年凡尘苦, 风华燃尽指间输。 人间

乌云诗句 乌云压境风雨欲来古诗
1,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出自宋代:蔡襄《梦中

写少年的诗句 形容少年未来可期的诗句
诗句、诗词: 1、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

男孩名字诗句 男女主名字在一句诗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可取名:

关于成长的诗句 形容人成长蜕变的诗句
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