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军人的诗句 古代歌颂军人的古诗131

  凉州词(王翰)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于赞美军人的古诗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还有卢纶的《塞下曲》六首,也是赞美军人的

  1,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4,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5,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6,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前出塞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描写军人的诗(急需知道)

  《逢病军人》唐.卢纶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此诗写一个伤病退伍在还乡途中的军人,从诗题看可能是以作者目睹的生活事件为依据。诗人用集中描画、加倍渲染的手法,着重塑造人物的形象。诗中的这个伤兵退伍后,他很快就发觉等待着他的仍是悲惨的命运。“行多”,已不免疲乏;加之“有病”,对赶路的人就越发难堪了。病不能行,便引出“住”意。然而住又谈何容易,离军即断了给养,长途跋涉中,干粮已尽。“无粮”的境况下多耽一天多受一天罪。第一句只短短七字,写出“病军人”的三重不堪,将其行住两难、进退无路的凄惨处境和盘托出,这就是“加倍”手法的妙用。第二句承上句“行”字,进一步写人物处境。分为两层。“万里还乡”是“病军人”的目的和希望。尽管家乡也不会有好运等着他,但狐死首丘,叶落归根,对于“病军人”不过是得愿死于乡里而已。虽然“行多”,但家乡远隔万里,未行之途必更多。就连死于乡里那种可怜的愿望怕也难以实现呢。这就使“未到乡”三字充满难言的悲愤、哀怨,令读者为之酸鼻。这里,“万里还乡”是不幸之幸,对于诗情是一纵;然而“未到乡”,又是“喜”尽悲来,对于诗情是一擒。由于这种擒纵之致,使诗句读来一唱三叹,低回不尽。

  诗的前两句未直接写人物外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然而由于加倍渲染与唱叹,人物形象已呼之欲出。在前两句铺垫的基础上,第三句进而刻画人物外貌,就更鲜明突出,有如雕像被安置在适当的环境中。“蓬鬓”二字,极生动地再现出一个疲病冻饿、受尽折磨的人物形象。“哀吟”直接是因为病饿的缘故,尤其是因为创伤发作的缘故。“病军人”负过伤(“金疮”),适逢“秋气”已至,气候变坏,于是旧伤复发。从这里又可知道其衣着的单薄、破敝,不能御寒。于是,第四句又写出了三重“不堪”。此外还有一层未曾明白写出而读者不难意会,那就是“病军人”常恐死于道路、弃骨他乡的内心绝望的痛苦。正由于有交加于身心两方面的痛苦,才使其“哀吟”令人不忍卒闻。这样一个“蓬鬓哀吟”的伤兵形象,作者巧妙地把他放在一个“古城”的背景下,其形容的憔悴,处境的孤凄,无异十倍加。使人感到他随时都可能象蚂蚁一样在城边死去。

  《登科后》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一开头就直抒自己的心情,说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孟郊两次落第,这次竟然高中鹄的,颇出意料。这就仿佛象是从苦海中一下子被超渡出来,登上了欢乐的峰顶;眼前天宇高远,大道空阔,似乎只待他四蹄生风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这两句神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这时候的长安,正春风轻拂,春花盛开。城东南的曲江、杏园一带春意更浓,新进士在这里宴集同年,“公卿家倾城纵观于此”(《唐摭言》卷三)。新进士们“满怀春色向人动,遮路乱花迎马红”(赵嘏《今年新先辈以遏密之际每有宴集必资清谈书此奉贺》)。可知所写春风骀荡、马上看花是实际情形。但诗人并不留连于客观的景物描写,而是突出了自我感觉上的“放荡”:情不自禁吐出“得意”二字,还要“一日看尽长安花”。在车马拥挤、游人争观的长安道上,怎容得他策马疾驰呢?偌大一个长安,无数春花,“一日”又怎能“看尽”呢?然而诗人尽可自认为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疾,也尽不妨说一日之间已把长安花看尽。虽无理却有情,因为写出了真情实感,也就不觉得其荒唐了。同时诗句还具有象征意味:“春风”,既是自然界的春风,也是皇恩的象征。所谓“得意”,既指心情上称心如意,也指进士及第之事。诗句的思想艺术容量较大,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因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为后人喜爱的名句。

  描写军人的诗词

  《恒敛千金笑》

  年代:唐作者:赵嘏

  玉颜恒自敛,羞出镜台前。

  早惑阳城客,今悲华锦筵。

  从军人更远,投喜鹊空传。

  夫婿交河北,迢迢路几千。

  《赠张徐州莫辞酒》

  年代:唐作者:韩愈

  莫辞酒,此会固难同。请看女工机上帛,半作军人旗上红。

  莫辞酒,谁为君王之爪牙?春雷三月不作响,战士岂得来还家。

  《述德上太原严尚书绶》

  年代:唐作者:鲍溶

  帝命河岳神,降灵翼轩辕。天王委管籥,开闭秦北门。

  顶戴日月光,口宣雨露言。甲马不及汗,天骄自亡魂。

  清冢入内地,黄河穷本源。风云寝气象,鸟兽翔旗幡。

  军人歌无胡,长剑倚昆仑。终古鞭血地,到今耕稼繁。

  樵客天一畔,何由拜旌轩。愿请执御臣,为公动朱轓。

  岂令群荒外,尚有辜帝恩。愿陈田舍歌,暂息四座喧。

  条桑去附枝,薙草绝本根。可惜汉公主,哀哀嫁乌孙。

  《失题》

  年代:近代作者:吴佩孚

  民国军人皆紫袍,为何不与民分劳?

  玉杯饮尽千家血,红烛烧残万姓膏。

  天泪落时人泪落,歌声高处哭声高。

  逢人都道民生苦,苦害生灵是尔曹!

  《郡斋戏句》

  年代:宋作者:晁说之

  杂号将军人所薄,东宫赞善自曾嘲。

  如何今日余为守,黄独白床夸大庖。

  《寄弟衮》

  年代:宋作者:陈襄

  作诗寄弟衮,写我心之幽。

  比闻堂上安,读书可优游。

  昨者得兄书,言汝看蔡侯。

  蔡侯宝君子,小善固所收。

  知汝言可否,果闻书相酬。

  蔡侯读吾策,言语何赘疣。

  吾言至草略,闻说畏可羞。

  昨又得汝书,嗟汝诚拙谋。

  自言已可进,曾知易春秋。

  人不患无位,患己德不修。

  古人亦有言,富贵焉可求。

  吾初将移任,将白高与刘。

  恐人不我知,自后遽止休。

  前时陆通判,令我速置邮。

  吾诚欲求之,岂自无舌喉。

  奈何不为耳,死县城垂直钩。

  自吾到山冶,于物无侵牟。

  小民得辛苦,稍稍知饶优。

  官家足厚利,私亦不怨尤。

  福哥卖银矿,军人却首偷。

  案成被官杖,鞭箠见血流。

  私恩重血肉,官法难庇庥。

  此奴实痴戆,教诲不转头。

  吾心不乐此,疾病苦未瘳。

  淹忽两月馀,读易未一周。

  夜思梦还家,朝食不满瓯。

  为吾告兄长,选试在今秋。

  汝姑事恬尚,不忘在轲丘。

  寿姊可出嫁,言容常婉柔。

  教招宁螺妹,掺掺缝衣裘。

  无令泽孙散,照管六与留。

  吾归见汝时,一一诉所忧。

  古代歌颂军人的古诗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还有卢纶的《塞下曲》六首,也是赞美军人的

  1,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4,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5,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6,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前出塞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2020-08-07


上一篇:形容舞蹈的诗句 赞美舞蹈的七绝诗

下一篇:道德 诗句 关于道德修养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