缨的组词大全55


一、名词
缨络:丝穗和绦带
缨枪:饰有缨络的长矛
缨帽:带有帽缨的帽子
缨笏:古代士大夫佩带的饰物
缨佩:古代官员所佩戴的丝带和玉饰
缨 tassel:流苏、穗子

二、动词
缨职:授予官职
缨攀:攀附权贵
缨结:绑扎缨络

三、成语
缨纷缨乱:指繁杂的事务或纷争
簪缨世家:世代为官的家族
朱缨齿白:形容容貌英俊
缨履相随:指随从左右
投笔从缨:指放弃文职而从军

四、相关词语
丝缨:丝制缨络
帽缨:帽子上的饰带
翎毛缨:用翎毛制成的缨络
红缨枪:长矛上饰有红缨
丝 tassel:丝制流苏

五、部首缨字的部首为糸,属于丝字旁。

六、繁体字纓

七、笔画缨字共有11画。

八、拼音yīng

九、英文翻译tassel, tuft, streamer

十、详细释义

1. 名词缨络:丝穗和绦带。

《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杞桋。日以其昏,求我庶士。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目清澈,朱缨在颔。”缨枪:饰有缨络的长矛。

《史记吕太公列传》:“居则长物,耕农桑,足财自给。出入有车马,衣服有礼器,出入有卫从,车中有 حرم,车下有步卒,以千百数。通饮食,出入坐作,视不失敬,数往复,安陵君益重之。高帝初起,立为将军,假节,令其将其私卒,号游击将军,从沛公,征伐诸侯,以军功封为安国侯,邑三万户。名为将军,实寄游击之权,常将亲近,出入卧内,带赤绛缨,拥绛纷。”缨帽:带有帽缨的帽子。

《旧唐书车服志》:“一品至三品服绯红锦缨帽,花绯绫袍,金带,乌皮靴。”缨笏:古代士大夫佩带的饰物。

《晋书祖纳传》:“纳自以清修著闻,魏明帝欲召之,纳固辞,乃征为中散大夫,纳屡求解。帝不许,谓纳曰:‘顾卿风神,特解人事耳,宜者居之,无复辞。’遂许之。起,敕有司求缨笏。”缨佩:古代官员所佩戴的丝带和玉饰。

《后汉书礼仪志》:“佩金虎符、绶缨。”缨 tassel:流苏、穗子。

《西游记》第三十四回:“这座山山形甚恶,其势甚高。半山腰里,有镌石三字,唤做‘火焰山’。那山上有火,无草木,有一股气,冲天际,红焰焰地烧得那座山赤焰焰地通红了。当时众人走近山脚,只听得轰轰响。孙行者便跳起身来,望上一跳,只一捻,捻了一个绣缨。”

2. 动词缨职:授予官职。

《汉书韦贤传》:“婴不之奇也,公卿居家,缨职九卿,皆以为子,及客退,婴独留而悔之。”缨攀:攀附权贵。

《后汉书李膺传》:“膺耻其党与邪佞,不与交接。朝士素嫉膺,伺其间隙,谮毁之于中官,且云膺与外郡太守黄琬、王密书相结交,图危国家。膺遂下狱,考掠备至,而膺不屈。既而帝知膺素清正,其罪非实,乃释之,贬为城门校尉。膺不受,求留洛阳,不得,乃还乡里,专精经业,杜门却宾客,唯教授而已。朝士多素缨攀者,惮膺正节,惭其教训,遂共疾而奏之。”缨结:绑扎缨络。

《墨子尚同上》:“夫殉国不若殉君,殉君不若殉父,殉父不若殉子,殉子不若殉身。何以知其然也?盖非以其心哉?故身者,君、父、子之所私;心者,义交之所丛也。身者,心之所寄也。不恤身而恤心,不恤君、父、子而恤其身,此惑之甚者也。故真正士者将身者,不若将心者。故前死而勇,后死而退,不若正士。故正士缨结以为旗,以率民而死。”

3. 成语缨纷缨乱:指繁杂的事务或纷争。

《旧唐书崔言道传》:“是以元嘉之时,朝无异论,宋魏之世,朝无缨乱。”簪缨世家:世代为官的家族。

《北史隋宗室诸王下》:“第二十第二兄子仁固,字世安。幼通敏,八岁通《论语》,博览经史。高祖甚爱之,及长,封宜阳王,拜仪同三司,领燕州刺史。仁固少从外祖王固学,有识鉴,然性好武事。与弟仁义俱有英才,世称‘二王’。仁固定为侍中、尚书左仆射,开皇末,晋封齐王,仁义亦位侍中、尚书右仆射,封襄城王,当时以帝王之胄,簪缨之族,荣宠尤盛。”朱缨齿白:形容容貌英俊。

《南史梁萧憺传》:“位尸身床。头枕新缣一重,衣杂帛一领。缇巾绣帻,朱缨齿白,容色俨然。”缨履相随:指随从左右。

《资治通鉴周赧王二年》:“秦公怒,谓魏公子无忌曰:‘吾与子期饮,子不至。今日事急,乃称疾不朝,殆已之乎?’无忌对曰:‘非疾也。臣闻王与诸大夫饮,臣缨履相随,故不敢辞。王今与秦公饮,秦公方霸,威震天下,臣故不敢至也。’秦公闻之,大怒,令有司执无忌,将加之罪。”投笔从缨:指放弃文职而从军。

《后汉书马援传》:“援少有大志,不脩威仪,不治容饰,每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少游京师,尽与诸儒生相从,俱游学问,不为章句占文,而多通古今大义。每论议政事,指陈利害,若将经纶天下。从兄梁松见之曰:‘使季房在世,于此吾其右也。’时

2025-02-08


上一篇:瑞祥满堂,吉祥如意

下一篇:许字组词成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