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近义词辨析与例句大全261


文言文之精妙,在于其遣词造句之工巧,一字之差,义趣迥异。然则,诸多词汇义近,初学者往往难以分辨。兹辑录文言文中常见近义词组,并附以例句,以期明辨其细微差别,助益学者理解运用。

一、言辞类:

1. 说、言、语、道: “说”侧重于陈述、解释;“言”泛指说话,含意较广;“语”指语言,也指说话的内容;“道”指阐述道理,语气较重。 例如: ①君王说理明,百姓易服从。(陈述) ②子曰:“言必信,行必果。”(泛指说话) ③语重心长,谆谆教诲。(语言,内容) ④夫子道其义,众人皆听。(阐述道理)

2. 称、誉、赞、颂: “称”指称赞,褒奖;“誉”指好的名声;“赞”指赞美,称赞;“颂”指歌颂,赞美,多用于歌功颂德。 例如: ①百官称帝之贤明。(称赞) ②誉满天下。(好的名声) ③赞其文采斐然。(赞美) ④颂扬先烈功勋。(歌颂)

3. 问、询、访、求: “问”指询问,较为普遍;“询”指详细询问;“访”指访问,探问;“求”指请求,追问。 例如: ①先生问我近况。(询问) ②特地询问此事始末。(详细询问) ③访贤纳士。(访问,探问) ④求教于先生。(请求,追问)

4. 思、想、念、虑: “思”指思考,考虑;“想”指思考,想象;“念”指思念,挂念;“虑”指考虑,担忧。例如: ①思之再三。(思考) ②日日想念家乡。(想象,思念) ③念及父母。(思念) ④虑及后果。(担忧,考虑)

二、行为类:

5. 行、往、趋、至: “行”指行走,行动;“往”指前往;“趋”指快步走,趋向;“至”指到达。 例如: ①行万里路。(行走) ②往事不堪回首。(前往) ③趋之若鹜。(快步走,趋向) ④至高无上。(到达)

6. 观、览、察、视: “观”指观看,观察;“览”指浏览,观赏;“察”指仔细观察;“视”指看,视察。 例如: ①观赏风景。(观看) ②览卷自得。(浏览) ③察颜观色。(仔细观察) ④视察民情。(视察)

7. 得、获、收、取: “得”指得到,获得;“获”指获得,收获;“收”指收取,收获;“取”指取得,采取。例如: ①得之于人者太多。(得到) ②获益匪浅。(获得) ③收获颇丰。(收获) ④取长补短。(取得,采取)

三、状态类:

8. 盛、隆、兴、盛: “盛”指兴盛,旺盛;“隆”指兴盛,隆重;“兴”指兴盛,兴起;“盛”指繁荣昌盛。例如: ①国力盛。(兴盛) ②盛况隆重。(隆重) ③兴盛一时。(兴盛) ④盛世太平。(繁荣昌盛)

9. 穷、困、匮、乏: “穷”指穷困;“困”指困窘,困境;“匮”指缺乏,匮乏;“乏”指缺乏,不足。 例如: ①家境穷困。(穷困) ②处境困难。(困境) ③粮草匮乏。(缺乏) ④人才乏缺。(缺乏)

四、其他类:

10. 故、因、缘、故: “故”指原因,所以;“因”指原因,因为;“缘”指缘故,原因;“故”指原因,所以。例如: ①故此,我决定离开。(所以) ②因天气原因,活动取消。(因为) ③缘于此,我明白了。(缘故) ④事出有故。(原因)

11. 皆、俱、悉、总: “皆”指都,全;“俱”指一起,共同;“悉”指全部,都;“总”指总共,总之。例如: ①众人皆赞同。(都) ②两人俱往。(一起) ③悉数到齐。(全部) ④总而言之。(总之)

以上仅为部分文言文近义词组的辨析,实际运用中需结合上下文语境,方能准确把握其含义。 学习文言文贵在积累,熟读经典,细心体会,方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2025-05-12


上一篇:捞的两个字词语详解及应用

下一篇:“轰”字的成语、组词及用法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