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林”字的成语大全及典故释义225
“林”字,本义指树木众多的地方,引申义则包含了繁多、茂盛、聚集等含义。因此,以“林”字组成的成语,大多与自然景象、社会现象、人物性格等方面相关,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表达技巧。本文将对一些常用的带“林”字的成语进行详细的解读,从词义、出处、典故以及用法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力求展现汉语成语的魅力。
一、描写自然景象的成语:
1. 林林总总: 形容众多繁杂的样子。例如,“会议室里坐满了林林总总的人,来自各个部门。” “林林总总”并非单纯指树木,而是将树木茂盛的景象比作众多事物汇集在一起的状态,其侧重点在于数量之多和种类之杂。此成语没有明确的出处,属于约定俗成的用法。
2. 绿林好汉: 指活跃在山林中的侠义之士,也泛指劫富济贫的义贼。该成语源于古代绿林山中的起义军,他们常常以劫富济贫为名,在民间有一定的影响力。例如,“小说中塑造的绿林好汉形象深受读者喜爱。” 这里“绿林”特指古代山林中起义的群体。
3. 深林人迹罕至: 形容山林深处人烟稀少,很少有人去过。此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深山老林的幽静和与世隔绝的状态,常用于描写偏僻荒凉的环境。例如,“深林人迹罕至,只有鸟鸣山涧。” 体现了环境的僻静和幽深。
4. 桑林之喻: 比喻隐居之处。出自《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以采薇为食,不愿为纣王效力。 “桑林”在这里并非指具体的桑树林,而是象征着隐居的场所,引申为隐居的比喻。
二、描写人物性格或行为的成语:
5. 望洋兴叹: 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出自《论语述而》。 虽然成语中没有直接出现“林”字,但其典故与林木有关。孔子在面对浩瀚的大海时,感慨自己知识的有限,用“林”来比喻知识的广阔,反衬出自身的不足。所以也常被列入带“林”字的成语中。
6. 声名狼藉: 形容名声极坏。虽然成语中没有“林”字,但其典故与“林”字相关的成语“狼奔豕突”有关。“狼奔豕突”形容像狼和猪一样乱跑乱撞,也比喻坏人横行霸道,作恶多端。声名狼藉便是名声被这些坏人搞坏,所以也常与林字相关的成语一起讨论。
三、其他类型的成语:
7. 竹林七贤: 指魏晋时期七位名士: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他们崇尚老庄思想,个性放达,不慕名利,聚会在竹林之下,吟诗赋酒,纵情山水。 虽然是“竹林”,但由于竹林与森林有相通之处,也常被纳入到讨论“林”字成语的范畴。
四、延伸与思考:
以上只是部分带“林”字的成语,还有许多其他的成语也与“林”字相关的意象有关,例如与“森林”相关联的成语,常常会带有茂密、众多、繁盛等含义。 理解这些成语,不仅需要掌握其字面意思,更需要了解其背后的典故和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运用在写作和日常生活中。 此外,一些成语虽然表面上没有“林”字,但其典故或意象与森林、树木等相关,也可被纳入到更广义的“林”字成语的讨论中,这需要我们从更深层次去理解汉语成语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学习和理解带“林”字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表达方式,体会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对这些成语的学习,我们不仅能够丰富词汇量,更能够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帮助,加深对带“林”字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2025-05-16
上一篇:格调高雅的四字成语大全及赏析

累字多音字组词详解及例句
https://sspll.com/zuci/384594.html

抑强扶弱成语运用与分析:1500字详解
https://sspll.com/zaoju/384593.html

老师的那些“神级”崩溃瞬间:笑到肚子疼的教学日常
https://sspll.com/yulu/384592.html

快乐大本营经典语录:那些激励人心的瞬间
https://sspll.com/mingyan/384591.html

学习正能量人物的名人名言:汲取智慧,成就自我
https://sspll.com/mingyan/384590.html
热门文章

强的多音字组词 强的多音字组词和拼音
强有两三个读音,拼音分别是qiáng、qiǎng和jiàng

哪的多音字组词 哪的多音字组词和拼音
哪nǎ(1)ㄋㄚˇ(2)疑问词,后面跟名词或数量词,表示要求

目怎么组词 目怎么组词语
目字组词有哪些: 耳目、头目、目送、条目、目的、 目光、

蝙蝠的蝙组词成语,尽显中文语言之美
https://sspll.com/zuci/350431.html

多音字组词 多音字组词大全50个
(A部) 1.阿①ā阿罗汉阿姨②ē阿附阿胶 2.腌①ā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