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汉字“及”:常用组词、多重含义与实用场景全攻略195


汉字“及”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的字,它在现代汉语中频率极高,不仅可以作为独立的词语使用,更广泛地出现在各种双音节及多音节词组中。它既可以是表示“达到、赶上”的动词,也可以是连接并列成分的连词,甚至能在特定语境下呈现出时间或范围的含义。本文将作为一位中文语言专家,深入探讨以“及”字构成的双音节组词,剖析其多重含义、用法特点,并结合实际语境给出丰富例证,助您全面掌握这个高频汉字的精髓。

一、 “及”作为词首的组词:时间、程度与连接

当“及”字位于双音节词的词首时,它通常承载着“达到”、“赶上”或“适时”的语义,有时也作为连接词语的开端。

1. 及时(jí shí):
“及时”是最常见且重要的组词之一,意为“正赶上需要的时候;不迟延”。它强调的是时间上的适宜性,通常带有正面积极的含义。
含义: 在需要的时候;不迟延。
用法: 常作副词修饰动词,也可作形容词。
例句:

这场雨下得真及时,缓解了旱情。
请大家及时提交报告,以免耽误进度。
他总能给出及时的帮助,让人感到温暖。


辨析: “及时”侧重“时间恰到好处”,与“按时”强调“依照规定时间”有所不同。

2. 及早(jí zǎo):
“及早”与“及时”类似,但更强调“趁着早;不拖延”。它通常用于劝诫、提醒,表达的是行动宜早不宜迟的紧迫性。
含义: 趁着早;不拖延。
用法: 常作副词修饰动词。
例句:

有问题要及早发现,及早解决。
医生建议他及早进行手术,避免病情恶化。
我们应该及早规划未来,而不是临时抱佛脚。



3. 及格(jí gé):
“及格”意为“达到规定的标准或要求”。它主要用于衡量学业、考试、考核等结果是否符合最低要求。
含义: 达到规定的标准或要求。
用法: 常作动词,也可作形容词。
例句:

期末考试他所有科目都及格了。
这项产品的质量尚未及格,需要返工。
只有通过体能测试,才算初步及格



4. 以及(yǐ jí):
“以及”是一个连词,用于连接并列的词、词组或分句,表示“和”、“还有”。它通常连接的是同等或递进关系的事物,相比“和”、“与”,“以及”在语气上更正式,有时也暗示所连接的最后一项是前面各项的补充或总结。
含义: 和;还有。
用法: 连词,连接并列成分。
例句:

这次会议邀请了部门经理、主管以及基层员工代表。
他喜欢阅读小说、诗歌以及历史传记。
成功需要努力、坚持、智慧以及一点点运气。


辨析: “以及”多用于书面语,连接的成分相对较多或其中一项具有概括性。例如:“手机、电脑以及其他电子产品”。

5. 及物(jí wù):
“及物”是一个语法术语,特指动词能够直接带宾语的特性。
含义: 语法术语,指动词能直接带宾语。
用法: 常构成“及物动词”。
例句:

“吃”、“写”、“爱”都是常见的及物动词。
英语中很多动词既可作及物动词,也可作不及物动词。



6. 及第(jí dì)、及冠(jí guàn)、及龄(jí líng):
这三个词相对而言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带有文言色彩或特定语境。
及第: 指科举考试中选,考中。

他寒窗苦读数载,终及第入仕。


及冠: 古代指男子年满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男子及冠,意味着可以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


及龄: 达到法定或规定的年龄。

他今年刚及龄,可以考取驾驶执照了。



二、 “及”作为词尾的组词:范围、能力与程度

当“及”字位于双音节词的词尾时,它通常表示“达到”、“触及”、“涉及”或“能力所限”等含义,极大地拓展了词语的表达范围。

(一) 表示涵盖范围与传播广度


1. 普及(pǔ jí):
“普及”意为“普遍推广,使之遍及”。它强调事物被广泛传播和接受。
含义: 普遍推广,使之遍及。
用法: 动词。
例句:

九年义务教育在中国已经全面普及
随着科技发展,智能手机早已普及到家家户户。
这项活动旨在普及环保知识。



2. 涉及(shè jí):
“涉及”意为“牵涉到;关联到”。它表示某件事物与另外一件事物或方面有关系,通常用于表达话题、范围或影响。
含义: 牵涉到;关联到。
用法: 动词。
例句:

这个问题涉及多个部门的职责。
他的言论不涉及个人隐私。
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涉及历史事件。



3. 遍及(biàn jí):
“遍及”意为“散布到各处;遍布”。它强调范围的广泛性和无所不至。
含义: 散布到各处;遍布。
用法: 动词。
例句:

他的歌声遍及世界各地,深受听众喜爱。
这种植物的根系可以遍及很广的土壤范围。
互联网将信息遍及全球每一个角落。



4. 波及(bō jí):
“波及”意为“(影响、灾害等)传到,影响到”。它通常用于表达负面影响的扩散。
含义: (影响、灾害等)传到,影响到。
用法: 动词。
例句:

经济危机很快波及了全球大部分国家。
这场大火不仅烧毁了工厂,还波及了附近的居民区。
他的坏情绪波及到了周围的所有人。



5. 殃及(yāng jí):
“殃及”意为“连累到;使受祸害”。它带有强烈的负面色彩,表示无辜者受到牵连。
含义: 连累到;使受祸害。
用法: 动词。
例句: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他的错误决策,殃及了整个团队的利益。
希望这些矛盾不会殃及无辜的平民。



6. 触及(chù jí):
“触及”意为“碰到;达到;涉及”。它可以指物理上的接触,也可以指思想、情感上的深入探讨。
含义: 碰到;达到;涉及。
用法: 动词。
例句:

他的言论触及了问题的核心。
孩子们好奇地伸出手,想要触及天上的星星。
这部电影深刻地触及了人性善恶的边界。



(二) 表示时间与能力限制


1. 来得及 / 来不及(lái de jí / lái bu jí):
这是一组非常常用的动补结构,“及”在这里表示“赶上、来得及”。
来得及: 还有时间;能够赶上。

你现在出门还来得及赶上火车。
事情还没到绝望的地步,我们还有时间挽救,一切都来得及


来不及: 没有时间了;赶不上。

我起床晚了,已经来不及吃早餐了。
救援人员赶到时,已经来不及抢救伤员了。


辨析: 这组词语中的“得/不”是补语标记,连接动词“来”和补语“及”,表示结果。

2. 赶不及(gǎn bu jí):
“赶不及”与“来不及”意思相近,更强调“由于时间紧迫或其他原因而未能赶上”。
含义: 因时间紧迫或其他原因而未能赶上。
用法: 动词短语。
例句:

路上堵车,我赶不及参加会议了。
如果再不加快速度,我们就要赶不及完成任务了。



3. 力所能及(lì suǒ néng jí):
这是一个四字成语,但其核心结构是“能及”,表示“力量能够达到”。
含义: 在自己力量的范围内所能做到的。
用法: 形容词性短语。
例句:

我们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有需要的人。
他总是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去完成工作。



(三) 表示比较与差距


1. 不及(bù jí):
“不及”意为“比不上;达不到”。它常用于表示比较中的劣势或未达标的情况。
含义: 比不上;达不到。
用法: 动词。
例句:

他的才华远不及他的哥哥。
这种新产品在性能上仍不及进口品牌。
与其羡慕别人,不如做些力所能及的努力。



2. 望尘莫及(wàng chén mò jí):
这是一个经典的成语,意为“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
含义: 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
用法: 动词性成语。
例句:

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令许多同行望尘莫及
面对高手的精湛技艺,我自叹望尘莫及



3. 企及(qǐ jí):
“企及”意为“希望达到;竭力追求”。它强调的是对某种高目标的向往和努力。
含义: 希望达到;竭力追求。
用法: 动词。
例句:

他的境界高远,常人难以企及
我们应该设定一个通过努力可以企及的目标。



4. 可及(kě jí):
“可及”意为“可以达到或够得着”。
含义: 可以达到或够得着。
用法: 动词。
例句:

这些书籍都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遥远的目标并非不可可及,关键在于坚持。



三、 “及”的深层语义与使用辨析

“及”字在汉语中之所以如此重要,不仅在于其组词丰富,更在于其灵活多变的语义功能。

1. “及”作为动词的本质: 无论作词首还是词尾,“及”的原始动词含义“达到、赶上、触碰”是其所有扩展义的基础。例如,“及时”是时间“达到”了恰好的点,“及格”是分数“达到”了标准,“普及”是事物“达到”了普遍的程度,“涉及”是影响“达到”了某个范围。

2. “以及”与“和/与”的细微差别:
尽管“以及”与“和”、“与”都表示并列关系,但它们在使用上存在语体和语用上的差异。
和 / 与: 最普遍、最口语化的并列连词,可以连接各种成分,无特殊语体限制。例如:“我和他”、“苹果和香蕉”。“与”相对“和”更书面一些,有时用于连接抽象概念或表示比较关系。
以及: 语体较为正式,多用于书面语。它连接的成分常带有某种层次感,或指明前面列举的各项之外的补充或总结,通常放在列举的最后一项前面。它还能够连接较长的词组或分句,使句式结构更清晰。例如:“他擅长绘画、音乐以及文学创作”——这里“文学创作”可能是一种总结或强调。在法律条文、公文报告中,“以及”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和”、“与”,以示严谨。

3. “及”在古汉语中的传承:
在古汉语中,“及”的用法更为广泛和灵活。它不仅有“到、至、赶上”的意思,还有“趁着、趁机”的含义,甚至可以作为介词使用。现代汉语中的许多组词,如“及时”、“及早”、“及第”等,都承载着这种古老的语义遗产,使得这个字在现代语境中依然保持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语言张力。

四、 结语

通过对“及”字作为词首和词尾的常用双音节组词的深入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及”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汉字。它在表达时间、程度、范围、能力以及并列关系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日常交流中的“及时”、“来不及”,到书面语中的“以及”、“涉及”、“普及”,再到带有文言色彩的“及第”、“企及”,“及”的多面性构成了汉语丰富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这些组词的含义和用法,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汉语,也能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我们的中文运用更加地道、精准和富有层次。

2025-10-13


上一篇:“顺”与“瞬”的精妙:同音字深度辨析、组词与文化内涵

下一篇:“登”字深度解析:读音、字义、高频组词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