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字四字成语大全:深度解析与实用例句319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历史。在众多汉字中,“凝”字以其独特的韵味和多重含义,在汉语词汇,尤其是在四字成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既能描绘物质状态的变化,又能刻画精神世界的集中,更能渲染深沉的情感氛围。本文旨在对以“凝”字开头的或包含“凝”字的四字成语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与深度解析,并附上准确的拼音与实用例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凝”字的本义与引申义


在深入探讨四字成语之前,我们首先来理解“凝”字的本义。


“凝” (níng),本义指液体、气体等物质由稀变稠,由松散变为密集或固体的过程。例如:水凝成冰、露珠凝结。由此引申出:


1. 聚集、聚拢: 将分散的物质或力量集中起来。如:凝聚、凝心聚力。


2. 稳定、固定: 形容某种状态的固定或稳定不变。如:凝固、凝滞。


3. 集中、专注: 特指精神、目光的高度集中。如:凝视、凝神。


4. 庄重、严肃: 形容气氛或神态的严肃、沉重。如:凝重。


正是这些丰富的含义,使得“凝”字在构成四字成语时,能够表达出或具象或抽象、或物质或精神的深刻意境。


以“凝”字构成的四字成语解析


以下我们将详细列举并解析一系列含“凝”字的四字成语,力求全面而深入。


1. 凝心聚力 (níng xīn jù lì)


释义: 集中思想,聚集力量。形容万众一心,共同为某个目标而奋斗。这是“凝”字“聚集、集中”义的典型运用。


例句: 面对重重挑战,我们必须凝心聚力,方能攻克难关,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辨析: 强调集体成员思想和行动的高度统一,是团结和奋斗精神的体现,常用于号召性的语境。


2. 凝神静气 (níng shén jìng qì)


释义: 集中精神,平心静气。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心绪平静,不受外界干扰。


例句: 考试前夕,他习惯于凝神静气,排除杂念,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复习中去。


辨析: “静气”侧重于心境的平和,“凝神”侧重于精神的专注。多用于描述学习、思考、艺术创作或面临重要任务时的状态。


3. 凝神屏气 (níng shén bǐng qì)


释义: 集中精神,抑制呼吸。形容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连呼吸都暂停了,以示高度专注或紧张。


例句: 观众们凝神屏气地观看杂技演员的精彩表演,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辨析: 与“凝神静气”相似,但“屏气”更强调生理上的紧张和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常用于表示震惊、期待或高度警惕。


4. 凝眸远望 (níng móu yuǎn wàng)


释义: 集中目光,向远处眺望。形容目光专注而深沉地望向远方,常伴有思索、忧虑或憧憬的情绪。


例句: 她站在海边,凝眸远望,思绪随着海浪一同涌向远方。


辨析: “凝眸”即目光凝聚,强调视线的集中和眼神中流露出的情感,与普通的“眺望”相比,更具诗意和画面感。


5. 凝脂白玉 (níng zhī bái yù)


释义: 形容皮肤洁白细腻,如同凝固的脂肪和温润的白玉一般。多用于比喻女子肌肤的娇嫩和光泽。


例句: 古人常用“凝脂白玉”来形容贵妃的肌肤,可见其肤质之完美。


辨析: “凝脂”在此并非贬义,而是形容其纯净、光滑、丰润。是典型的文学性描述,带有古典美。


6. 凝肌如雪 (níng jī rú xuě)


释义: 形容皮肤洁白如雪,细腻光滑。与“凝脂白玉”有异曲同工之妙。


例句: 那位仕女柳眉杏眼,凝肌如雪,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


辨析: “如雪”进一步强化了洁白和纯净的视觉效果,常与女性的柔美气质相关联。


7. 凝重肃穆 (níng zhòng sù mù)


释义: 形容气氛庄重严肃,令人感到压抑或敬畏。


例句: 烈士陵园里,气氛凝重肃穆,人们无不怀着沉痛的心情缅怀先烈。


辨析: “凝重”强调沉甸甸的感觉,不轻松;“肃穆”强调庄严、恭敬。两者结合,描绘出一种不容轻慢的庄严氛围。


8. 凝思沉虑 (níng sī chén lǜ)


释义: 集中精力,深入思考。形容长时间地、专注地进行深层次的思索和考虑。


例句: 面对复杂的科学难题,他常常一个人在书房里凝思沉虑,直至深夜。


辨析: “凝思”强调思想的集中,“沉虑”强调思考的深入和持续。表示一种严肃的思维状态。


9. 凝寒入骨 (níng hán rù gǔ)


释义: 严寒侵入骨髓。形容天气极其寒冷,令人感到刺骨的冷意。


例句: 北方冬日的清晨,寒风凛冽,凝寒入骨,出门的人都裹得严严实实。


辨析: “凝寒”形象地描绘了寒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具有强大的侵袭力,直达深层。


10. 凝练精粹 (níng liàn jīng cuì)


释义: 指文章、言语等高度精炼,没有冗余,表达的内容集中而有深度。


例句: 这篇文章的语言凝练精粹,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人物的鲜明形象。


辨析: “凝练”侧重于压缩、提炼,去除枝蔓;“精粹”侧重于核心、精华。两者结合,强调文字的质量和效能。


11. 凝滞不前 (níng zhì bù qián)


释义: 停滞不前,没有进展。形容事物发展缓慢,甚至陷入僵局。


例句: 如果思想观念凝滞不前,就无法适应新时代飞速发展的步伐。


辨析: “凝滞”有停顿、阻碍之意,通常带有贬义,指缺乏活力和创造力。


12. 凝露成霜 (níng lù chéng shuāng)


释义: 露水凝结成霜。形容深秋或初冬时节,夜晚气温骤降,露水变为霜。


例句: 深秋的清晨,草木叶尖凝露成霜,预示着寒冬将至。


辨析: 这是一个描述自然现象的成语,具有较强的画面感和季节特征,常用于诗词或散文描写。


13. 凝云蔽日 (níng yún bì rì)


释义: 浓密的云层遮蔽了太阳。既可形容天气阴沉,也可比喻黑暗势力强大,遮蔽了光明。


例句: 天空中乌云密布,大有凝云蔽日之势,看来一场暴雨在所难免。


辨析: 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常被引申为不好的预兆或压抑的气氛。


14. 凝气成形 (níng qì chéng xíng)


释义: 气凝结而形成具体形态。多用于道家、玄学或古代哲学中,指物质由无形的气态转变为有形的实体。


例句: 古代哲学认为,天地万物皆由混沌之气,经由阴阳变化,凝气成形。


辨析: 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理论性,是古代宇宙观和物质观的体现。


15. 凝视远方 (níng shì yuǎn fāng)


释义: 集中目光,久久地望着远方。与“凝眸远望”含义相近,都强调视线的专注和其中蕴含的情感。


例句: 他在码头边凝视远方,期盼着远航的亲人能够平安归来。


辨析: “凝视”比一般的“看”更深沉,带有情感色彩,如思念、憧憬、忧郁等。


“凝”字四字成语的文化意蕴


通过上述对含“凝”字四字成语的解析,我们可以发现“凝”字在汉语文化中承载着多重重要的文化意蕴:


首先,它体现了中国人对事物状态细致入微的观察。从水凝成冰,到露凝成霜,都展现了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敏锐捕捉。


其次,它反映了中华民族推崇专注和集中的精神特质。无论是凝心聚力应对挑战,还是凝神静气进行思考,都强调了力量和智慧的汇聚,以及心无旁骛的境界。这种集中力,是学习、修行、创造的根本。


再者,“凝”字也常用来描绘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情感。无论是“凝重肃穆”的氛围,还是“凝眸远望”的思绪,都暗示着一种不张扬、不外露,却又深刻有力的情感表达,这与中国文化中含蓄、内敛的美学倾向不谋而合。


最后,“凝”字还在文学创作中,为语言注入了画面感和生命力。它能将抽象的感受具象化,将瞬间的景象凝固化,使得诗词歌赋和日常表达更富有张力。


结语


“凝”字虽是一个简单的汉字,但在四字成语的广阔天地中,它却能幻化出如此丰富多彩的表达。从物质的聚变到精神的聚焦,从外在的庄重到内在的沉思,每一个含“凝”字的成语都如同一颗晶莹的露珠,折射出汉语的精妙与文化的深邃。深入理解和恰当运用这些成语,不仅能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感知和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愿此篇大全能助您在学习和运用汉语的旅程中,更添一份收获与乐趣。

2025-10-16


上一篇:中华成语中的“坏”:深度解析负面概念与衰败、恶行的四字词语

下一篇:深究多音字“度”:掌握dù与duó的词语辨析与应用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