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此”的组词大全、用法详解与语境辨析103


汉字“此”作为一个基础且常用的指示代词,在现代汉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承载着指代、强调、关联等多种功能,常用于书面语和较为正式的语境中,使其所构成的词语和短语具有丰富的表达力。本文将作为一位中文语言专家,深入剖析“此”的各类组词,详细解读其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并探讨其与“这”等近义词的区别,旨在帮助读者全面掌握“此”字的精妙运用。

一、 “此”字的核心语义与功能定位

“此”字的基本含义是“这”、“这里”、“现在”,它是一个近指代词,指向时间、地点、事物或前文提及的内容。与口语化的“这”相比,“此”显得更为书面化、正式化,有时带有复古或文学色彩。理解其核心语义,是掌握其组词及用法的基础。

二、 以“此”开头的常用组词及其用法

许多以“此”开头的词语直接继承了“此”的指示功能,指向特定的时间、地点或事件。

1. 指示时间:
此时:意为“这个时候,现在”。强调当前或某一特定时刻。

例句:此时此刻,我们汇聚一堂,共商未来。


此刻:与“此时”意思相近,更强调瞬间性、此时此刻的感受。

例句:他激动万分,深知此刻的努力将决定一切。


此番:指“这一次,这一回”。常用于描述某一具体的行动或经历。

例句:此番出行,收获颇丰。


此生:指“这一辈子,一生”。常用于表达决心、情感或宿命感。

例句: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此日:指“这一天”。在古文或正式语境中常见。

例句:此日一别,不知何时能再相见。



2. 指示地点与范围:
此地:指“这个地方,这里”。

例句:此地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度假的好去处。


此间:指“这里,在这一期间”。比“此地”更具文言色彩,有时也指“在此事期间”。

例句:此间乐,不思蜀也。(语出《三国志》)


此岸:佛教用语,指此生所在的世间;也引申为眼前、现实的境地。

例句:在生活的此岸,我们努力奋斗。



3. 指示事物与情况:
此事:指“这件事,这件事请”。特指前文提及或大家已知晓的某事。

例句:此事非同小可,务必谨慎处理。


此举:指“这一举动,这个行动”。常用于评价某人或某组织的行动。

例句:他的此举赢得了广泛赞誉。


此言:指“这话,这个说法”。

例句:此言差矣,情况并非如此。


此情:指“这种情感,这样的情景”。常用于抒情或描述。

例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语出李商隐《锦瑟》)


此理:指“这个道理”。

例句:此理昭然,无可辩驳。



三、 以“此”为核心的固定搭配与成语

“此”也常常作为词语的组成部分,形成固定搭配、短语或成语,表达更丰富的语义。

1. 对比与关联:
彼此:意为“你我双方,互相”。强调双方的相互关系。

例句:我们之间应该坦诚相待,彼此信任。


此起彼伏:形容事物一个接着一个地发生、出现,连绵不断。

例句:报告厅里掌声雷动,喝彩声此起彼伏。


此消彼长:形容两种事物或势力一个消退,另一个增长。

例句:市场竞争中,各品牌实力此消彼长,变化莫测。


此呼彼应:指双方互相呼应,互相配合。

例句:在紧急救援中,救援人员与受困者此呼彼应,最终成功脱险。


由此及彼:由这个想到那个。指思维的拓展。

例句:他善于联想,常常由此及彼,提出独到的见解。



2. 表示原因、方式或结果:
因此:意为“因为这个,所以”。表示因果关系,常作连词。

例句:天气突然转凉,因此他穿上了厚外套。


为此:意为“为了这个,为此事”。表示目的或针对某一情况。

例句:为了此项目的成功,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缘于此:意为“源于此,基于此”。表示原因或依据。

例句:他取得的成就,缘于此前的刻苦训练。


基于此:意为“根据这个,以这个为基础”。强调依据性。

例句:基于此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如此:意为“像这样,这样”。表示方式、状态或程度。

例句:事情既然如此,我们也只能接受。


据此:意为“根据这个”。强调以某种依据作出判断或行动。

例句:据此规定,您无权进入。


依此:意为“依照这个”。与“据此”相似,更强调遵循性。

例句:依此方案实施,预计能达到预期效果。


凭此:意为“凭仗这个,依靠这个”。强调凭借某一条件。

例句:凭此一技之长,他很快在社会上站稳了脚跟。


借此:意为“利用这个机会或条件”。强调利用某一情境。

例句:他借此机会向大家表达了感谢。


趁此:意为“趁着这个时机”。强调抓住有利时机。

例句:趁此良机,大家赶紧休息一下。



3. 其他常见搭配:
此致:书信结尾的敬语,表示致敬。

例句:此致 敬礼!


不分彼此:形容关系亲密,不分你我。

例句:他们是多年的老友,情同手足,早已不分彼此。


顾此失彼:指照顾一方面就无法顾及另一方面,形容情况紧急,不能全面兼顾。

例句:任务繁重,人手不足,常常让人顾此失彼。


非此即彼:要么是这个,要么是那个,没有第三种选择。

例句:面对困境,有时我们不得不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


除此之外:除了这个以外。

例句:除了此书,图书馆还有其他相关资料。



四、 “此”字在文学与古语中的运用

在古典文学和现代散文、诗歌中,“此”字常被赋予更深的情感或哲理内涵,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此情此景:指眼前这种情景。常用于表达深沉的感受。

例句:面对此情此景,他百感交集,热泪盈眶。


此去经年:指此番离去,经过多年。常用于离别语境。

例句: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语出柳永《雨霖铃》)


此乃:古语,意为“这是,这便是”。

例句:此乃上策,万无一失。


此心安处是吾乡:(语出苏轼《定风波》)表达了随遇而安,心之所向即是归宿的旷达心境。

五、 “此”与“这”的辨析与语境选择

“此”和“这”都作指示代词,指代近处的人、事、物或时间,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显著差异:

1. 语体色彩:

此:多用于书面语、公文、报告、新闻报道、文学作品及正式场合的讲话,显得庄重、典雅。
这:多用于口语、日常对话,显得随意、亲切。

2. 指代范围:

此:指代范围通常比较明确、具体,常指前文刚提及或上下文清晰指明的内容。

例:关于此事,我已有初步构想。(“此事”指代的是一个明确的议题)


这:指代范围可以更宽泛,既可以指具体事物,也可以指模糊概念,甚至有时有指代不明的情况。

例:这事儿挺麻烦的。(“这事儿”可能指代很多模糊的情境)


3. 构词能力:

此:参与构成许多固定短语、成语和书面语词汇,如“因此”、“如此”、“彼此”、“此起彼伏”等,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和词汇意义。
这:虽然也能构成“这样”、“这么”、“这些”等,但更多作为独立的指示代词使用,其构词形成的复合词数量和语体正式程度不如“此”。

4. 使用频率:

在日常口语中,“这”的使用频率远高于“此”。
在书面语和正式场合,“此”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

小结:在选择“此”或“这”时,应根据语体、语境和想要表达的精确度来决定。正式、书面、强调精确性或具有文学色彩时,优先考虑“此”;日常、口语、非正式场合,则使用“这”更为自然。

六、 结语

“此”字虽小,其组词和用法却极为丰富,渗透在汉语的方方面面。从指示时间、地点、事物的基础功能,到构成复杂的因果、方式、目的短语,再到点缀古典文学的典雅之笔,它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深入理解和掌握“此”的各类组词及其语境辨析,不仅能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让我们领略到汉语的精妙与深邃。希望本文的详细解读能为您的中文学习和运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5-10-17


上一篇:中文同音字之美:以“心”系同音词为例,探寻汉字音义世界的奥秘

下一篇:“毒”字成语的语言奥秘:从以毒攻毒到心狠手毒,探究其多重含义与文化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