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糙”的百科全书:组词、四字短语及深层解读343


[糙组词和四字成语有哪些]

在浩瀚的汉字宝库中,每一个字都承载着独特的意义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个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的汉字——“糙”(cāo)。“糙”字,顾名思义,最直接的含义是粗糙、不精细、不光滑。它不仅指涉物理世界的质感,更延伸至抽象层面的态度、行为乃至人的品格。本文将作为一份详尽的“糙”字百科全书,从其基本字义、常用词语、四字短语(包括成语及相关表达)、与“粗”字的辨析,以及其在语言文化中的深层意蕴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和运用这个字。

一、 “糙”的字义与基本用法

“糙”字,拼音为cāo,属于形声字,从米、喿声。其核心字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不精细;不光滑:这是“糙”最核心、最直接的含义,通常用于描述物体表面的质地或加工的精细程度。例如,木头未经打磨会显得“糙”,纸张纤维粗大会被称为“糙纸”。
粗劣;不精美:引申为事物在品质、制作或表现上的粗俗、不精良。比如,一件工艺品如果制作得“糙”,意味着其做工粗劣,缺乏美感。
没有加工或加工不细:特指农作物未经精细加工,保留了原始状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糙米”,即稻谷只脱去谷壳,保留了糠层和胚芽的米,与精白米相对。

“糙”字常常与“精”(jīng,精细、精致)相对,构成一对反义词,共同描绘事物的不同面向。

二、 含有“糙”的常见词语(组词)

“糙”字在日常语言中常与其他字组合,形成各种词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粗糙 (cū cāo):这是“糙”字最常用、最核心的组合词,指物体表面不平滑,不精细,也形容工作、举止等不细致、不精致。

例句:这张桌子没有打磨过,摸起来很粗糙。
例句:他做事情总是粗糙大意,细节处理得不好。
例句:这座建筑的装饰非常粗糙,缺乏艺术感。


糙米 (cāo mǐ):指稻谷脱去谷壳,但仍保留部分皮层和胚芽的米,营养价值较高。

例句:为了健康,我每天都会吃一些糙米饭。


糙纸 (cāo zhǐ):指纸质粗劣,未经精细加工的纸。

例句:这本旧书的纸张是泛黄的糙纸,很有年代感。


糙粮 (cāo liáng):泛指未经精细加工的粮食,如高粱、玉米、薯类等,相对于精米白面而言。

例句:过去,人们常以糙粮为主食,以度饥荒。


糙皮 (cāo pí):指皮肤粗糙,不光滑细嫩。

例句:长期的户外劳动让她的手掌变得糙皮。


糙面 (cāo miàn):指物体粗糙的表面。

例句:在制作雕塑时,需要先处理好模型的糙面。


糙汉 (cāo hàn):指粗野、不修边幅的男子,有时带有褒义,形容其朴实、豪爽,不拘小节;有时也略带贬义,指其粗俗。

例句:他虽然是个糙汉子,心地却十分善良。
例句:那个糙汉说话粗声粗气,让人有些不适。


糙活儿 (cāo huó er):指粗略的、不精细的活计或工作。

例句:这只是个糙活儿,不用太讲究细节。


糙话 (cāo huà):指粗俗、不雅的言语。

例句:公共场合,请勿说糙话。


糙性子 (cāo xìng zi):形容人的脾气粗犷、直率,有时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例句:他就是个糙性子,有什么话都直说。



三、 含有“糙”的四字短语及相关成语

值得注意的是,在严格意义上的汉语成语中,直接含有“糙”字的非常少见。然而,语言的丰富性体现在不仅有标准成语,还有大量的四字短语、俗语以及与“糙”字意义相关联的成语。以下我们将分别列举和解释:

A. 带有“糙”字的四字短语(非严格成语):
粗糙不平 (cū cāo bù píng):形容物体表面粗糙,凹凸不平。

例句:这条山路粗糙不平,开车要格外小心。


糙米粗糠 (cāo mǐ cū kāng):形容伙食简陋、粗糙,生活条件艰苦。

例句:旧时穷苦人家,只能吃糙米粗糠度日。


粗糙不堪 (cū cāo bù kān):形容某物极其粗糙,差到难以忍受的程度。

例句:这件雕塑作品的技艺粗糙不堪,简直是败笔。


糙手糙脚 (cāo shǒu cāo jiǎo):形容人手脚粗笨,动作不灵巧,有时也形容做事粗心大意。

例句:他从小就糙手糙脚的,干不了细致活。



B. 与“糙”的内涵相关的成语(不直接含“糙”字):

虽然“糙”字本身在成语中不常见,但许多成语通过描述粗劣、不精细、不修边幅或缺乏细节的状态,间接表达了与“糙”相似的意义。这些成语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糙”所涵盖的文化语境。
不修边幅 (bù xiū biān fú):形容不注意自己的仪表或衣着,也指不拘小节。与“糙”在形容人的外表或行为上的不精致有共通之处。

例句:他终日沉浸在研究中,常常不修边幅。


粗制滥造 (cū zhì làn zào):指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这直接对应了“糙”在指事物品质粗劣时的含义。

例句:为了追求产量,有些厂家粗制滥造,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大而化之 (dà ér huà zhī):指做事不拘泥于细节,有时引申为粗枝大叶,不认真。这种态度容易导致结果“糙”。

例句:对于工作,我们不能大而化之,要注重细节。


粗枝大叶 (cū zhī dà yè):形容粗略、不细致,也形容做事不认真,考虑不周。与“糙”在形容工作或行为不精细时意义相近。

例句:他性子急,做事总是粗枝大叶。


毛手毛脚 (máo shǒu máo jiǎo):形容动作粗心笨拙,不稳重。与“糙”在形容动作不精细时有相似之处。

例句:你别总是毛手毛脚的,小心把东西打碎。


蓬头垢面 (péng tóu gòu miàn):形容头发散乱,脸上很脏。这是外表上“糙”的一种极致表现。

例句:经过几天的流浪,他变得蓬头垢面。


不拘小节 (bù jū xiǎo jié):不拘泥于细微之处。虽然有时带有褒义,形容人豪爽大气,但过度则可能表现出“糙”的一面。

例句:他性格豪爽,不拘小节,深得朋友喜爱。


粗衣粝食 (cū yī lì shí):穿粗布衣服,吃粗劣的饭食。形容生活俭朴,也间接体现了“糙”在物质生活上的体现。

例句:他虽然身居高位,却依然保持着粗衣粝食的简朴生活。



四、 “糙”与“粗”的辨析

“糙”和“粗”这两个字在很多语境下可以互换使用,因为它们都有“不精细、不光滑”的含义。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细微的差别和偏重:
侧重点不同:

糙 (cāo):更侧重于质地、表面、加工精细度上的不光滑、不细腻、未精加工。例如,“糙米”强调的是米未精加工;“糙纸”强调纸的质地粗硬。
粗 (cū):含义更广,除了指不精细外,还可指:

体积大、线条宽:如“粗绳子”、“粗线条”。
粗鲁、粗野:指人的言行举止不文明、不礼貌,如“粗话”、“粗暴”。
粗略、不细致:如“粗略估计”、“粗心大意”。



使用语境:

在描述食物的未加工状态时,常用“糙”:如“糙米”、“糙粮”。很少说“粗米”、“粗粮”(尽管“粗粮”也可指杂粮,但更偏重于营养而非加工精细度)。
在描述表面质感时,“粗糙”是更常用的组合词,但单独的“糙”也能表达。例如,“皮肤糙”和“皮肤粗”都可以,但“皮肤糙”更强调不光滑,“皮肤粗”有时也指毛孔大或肤质不细腻。
在形容人的言行举止时,通常用“粗”:如“粗鲁”、“粗野”、“粗暴”、“粗话”。虽然有“糙汉”,但其更多强调的是不修边幅、不拘小节的朴实或粗犷,而非直接的无礼。
在形容线条、尺寸时,只能用“粗”:如“粗线”、“粗腿”。不能用“糙线”、“糙腿”。
在形容工作态度时,“粗心”更强调不细致,“糙”则强调结果不精细。可以说“活儿干得粗”和“活儿干得糙”,前者可能指态度,后者则直接指成果。



总的来说,“糙”更偏向于“未经精细处理”所导致的外观和质感;而“粗”则涵盖了“大、广、不精细、不文明”等更广泛的含义。“粗糙”作为一个词,则融合了两者的特点,应用范围最广。

五、 “糙”在语言文化中的深层意蕴

“糙”不仅仅是一个描述性的词语,它在中文语境中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情感色彩:
朴实与本真:“糙”有时可以与“朴实”、“自然”联系起来。例如,“糙米”代表着未经过度加工的本真风味和健康属性;“糙汉”有时也指代那些未经世事雕琢,保留着最纯粹、最本真性情的人,他们可能不善言辞,不拘小节,却心地善良,重情重义。这种“糙”反而成为一种可贵的品质。
节俭与苦难:在历史语境中,“糙”也与贫困、艰苦的生活条件紧密相连。“糙粮”、“糙衣”等都曾是普通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象征着勤俭持家、忍辱负重的美德,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反思与回归:在现代社会,人们对过度精细、人工雕琢的事物开始反思,追求“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糙”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这种理念的体现,比如追求天然材质、手工制作的“糙”感艺术品,或是推崇简约、不加修饰的“糙”美学。
缺陷与改进:当然,“糙”也常常指向不足、欠缺,提示改进。无论是“粗糙的工艺”、“粗糙的文笔”,都意味着有提升的空间,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打磨、去精炼。

结语

通过对汉字“糙”的深入探讨,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字虽然笔画不多,但其含义却丰富而深邃。它既可以是对物理质感的客观描述,也可以是评价事物精细程度的标准,甚至能映射出人的品格、生活态度和文化审美。从“粗糙”的物理触感到“糙汉”的性格特质,再到“糙米”的健康价值,“糙”字以其独特的魅力,描绘着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理解并善用“糙”字,不仅能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帮助我们体味汉字背后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底蕴。

2025-10-18


上一篇:佛教智慧融入汉语:含‘佛’(fó)字的经典四字成语深度解析

下一篇:揭秘汉语“积字同音字组词”:从谐音趣味到语言艺术与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