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字三字组合词汇大全:深度解析与实用示例362


“身”作为中文汉字中的一个核心部件,其形体结构简洁,意义却极其深邃与广阔。它既可以指代我们实体的“身体”,承载生命与感官;也可以延伸至抽象的“自身”、“身份”,关乎个体存在与社会属性;更能引申出“亲身”、“亲自”等行动主体,以及“投身”、“献身”等投入与奉献的姿态。在浩瀚的汉语词库中,“身”字与不同的字组合,能构建出千变万化的词汇,其中尤以三字组合词语的结构精巧、意义丰富而值得深入探究。本文将以中文语言专家的视角,为您详细梳理并解析以“身”字为核心的三字组合词语,通过释义、用法辨析及例句,展现这些词语的语义精髓与实用价值。

一、 身体姿态与行动:描摹物理动向

这一类词语主要描述与身体相关的具体动作或姿态,是“身”字最直接的体现。

1. 转身 (zhuǎn shēn)

释义: 指身体转向,或比喻改变方向、观念、态度等。

用法与辨析: 最直接的用法是身体的物理性转动,如“他听见声音后,立刻转身看去”。引申义则涵盖了态度的转变,如“关键时刻,他选择转身离去,不再参与争论”,这里有决绝之意;或政策、策略的调整。它强调的是一个方向或状态的“变动”。

例句:


她轻轻转身,面向窗外,若有所思。
面对市场的新变化,公司必须迅速转身,调整经营策略。

2. 起身 (qǐ shēn)

释义: 指从坐着、躺着的姿势站起来或离去。

用法与辨析: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日常动词,通常表示从静止的坐姿或卧姿变为站立或准备离开的状态。它比“站起来”更为文雅,常用于描述会议结束、客人告辞等场景。

例句:


午餐结束后,大家纷纷起身,准备前往下一个会场。
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从沙发上起身

3. 弯身 (wān shēn) / 俯身 (fǔ shēn) / 躬身 (gōng shēn)

释义:


弯身: 身体向前弯曲。
俯身: 身体向前倾或向下弯曲,通常是为了看清、捡拾或施礼。
躬身: 弯曲身体,表示恭敬或谦逊。

用法与辨析: 这三个词都指身体的弯曲,但程度和语境有所不同。弯身是泛指,可以是任意目的的弯曲。俯身强调身体向下倾斜,带有目的性,如“俯身拾物”、“俯身查看”。而躬身则带有明显的礼仪色彩,表示尊敬或谦卑,如“躬身施礼”、“躬身道谢”,其程度通常比一般弯身更深。

例句:


弯身给花浇水,动作轻柔。
老师俯身在桌前,仔细批阅着学生的作业。
躬身向来宾们致意,显得十分谦恭。

4. 脱身 (tuō shēn)

释义: 指摆脱困境、纠缠或责任,得以离开。

用法与辨析: 这个词语强调的是从不利的局面或束缚中解脱出来。它常用于表示巧妙地避开、溜走,或成功地从某项任务、责任中抽离。常与“困境”、“麻烦”、“责任”等词搭配。

例句:


他费尽心机,才从那场无聊的宴会中脱身
如何在这场复杂的纠纷中安全脱身,是他当前最大的难题。

二、 自我与修养:关乎内在与个体

这类词语将“身”引申至个体的内在修养、自身属性及亲身体验。

5. 修身 (xiū shēn)

释义: 指修养品德,完善自身的人格。

用法与辨析: 源自儒家经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词语。它不仅仅是锻炼身体,更强调的是道德品质、思想境界的提升和完善。是个人成长和自我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句:


古人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把个人品德的修养放在首位。
阅读经典是修身养性、提升精神境界的有效途径。

6. 自身 (zì shēn)

释义: 指自己本身;强调主体本身。

用法与辨析: 这个词语用于强调某个主体(人或事物)的“自己”,与其外部环境或他者形成对比。常用于分析问题、承担责任、审视自我等语境。比如“自身发展”、“自身条件”。

例句:


面对挑战,我们首先要从自身寻找原因,而不是一味指责外部环境。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7. 亲身 (qīn shēn)

释义: 指自己本人,亲自;强调亲身体验或亲自动手。

用法与辨析: 强调“本人”的参与性或体验性,与“间接”相对。它既可以表示亲自动手做某事(亲身实践),也可以表示亲身体验某种经历(亲身感受)。带有强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例句:


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体会到创业的艰辛。
亲身指导团队,确保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三、 投入与奉献:彰显价值与担当

这类词语将“身”字升华为个体的意志与行动,表达投入、奉献和担当。

8. 投身 (tóu shēn)

释义: 指投入到某个事业、活动或环境中。

用法与辨析: 强调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到某个领域或事业中去。它通常带有积极、热情的色彩,表示对某种事业的认同和投入。常与“事业”、“洪流”、“运动”等词搭配。

例句:


大学毕业后,她毅然投身乡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
越来越多有志青年投身到科技创新领域,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9. 献身 (xiàn shēn)

释义: 指为了某种崇高的事业或理想,贡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甚至生命。

用法与辨析: 比“投身”的程度更深,带有牺牲和奉献的意味。它通常用于形容为国家、为人民、为科学、为艺术等伟大事业而奋斗终生,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崇高行为。是一个褒义色彩非常浓厚的词语。

例句:


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献身一生。
他从小立志,要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身于医学研究。

四、 状态与境遇:描绘个体处境

这类词语着重表现个体所处的某种状态、境遇或出身背景。

10. 出身 (chū shēn)

释义: 指个人所处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或早年经历。

用法与辨析: 这个词语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人的来历、出身背景。它可以是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阶层,也可以是其所从事的职业领域(如“技术员出身”)。在某些语境下,也指某人从事某个行业之前所从事的职业或学业背景。

例句:


他虽然出身贫寒,却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这位企业家是销售员出身,对市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11. 缠身 (chán shēn)

释义: 指疾病、烦恼、事务等像被缠住一样,长期困扰着人。

用法与辨析: 这是一个带有负面色彩的词语,形象地描述了某种不愉快或沉重的负担像藤蔓一样紧紧缠绕着身体,令人难以摆脱。常与“病痛”、“烦恼”、“官司”、“债务”等词语搭配。

例句:


他最近官司缠身,显得心力交瘁。
年迈的奶奶常年病痛缠身,生活很不方便。

12. 置身 (zhì shēn)

释义: 指把自己放在某个环境中或某种境地中。

用法与辨析: 强调个体主动或被动地处于某种特定的环境、氛围或情境之中。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一个人在特定环境中的感受和视角。常与“环境”、“险境”、“其中”等词搭配。

例句:


当你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时,才能真正感受到心灵的平静。
置身事外,对团队的争论不发表任何意见。

五、 安居与藏匿:寻求庇护与隐蔽

这类词语反映了人们对安稳居住环境的追求,以及在特定情况下寻求隐蔽的需要。

13. 栖身 (qī shēn)

释义: 指居住、停留或暂时藏身。

用法与辨析: 原指鸟类栖息,引申为人短暂地居住或停留。它常常带有“暂时性”、“借宿”或“避难”的意味,不像“安居”那样强调长久和稳定。在文学作品中,也常用来描绘漂泊无依的生活。

例句:


战乱年代,他不得不四处流浪,寻找一处栖身之所。
这座废弃的工厂成了流浪猫的栖身地。

14. 安身 (ān shēn)

释义: 指安定下来,有固定的住所和生活。

用法与辨析: 强调找到一个稳定的、可以安心居住和生活的处所。它比“栖身”更注重长久和安定,带有“安居乐业”的愿望。常与“立命”连用,构成“安身立命”。

例句: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这座城市里找到一份工作,安身立命。
经过多年的漂泊,他终于在异乡找到了安身之处。

15. 容身 (róng shēn)

释义: 指有地方可以居住或停留,有时也指在某群体中有一席之地。

用法与辨析: 与“安身”类似,但“容身”更强调“有空间可供身体容纳”的最低限度,有时略带勉强或不易之意。它也可以引申为在某个组织、集体或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被排斥。如“没有他的容身之地”。

例句:


这座城市房价高昂,年轻人想找到一个容身之处并非易事。
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容身之所。

16. 藏身 (cáng shēn)

释义: 指隐藏身体,躲避。

用法与辨析: 明确表示将身体隐藏起来,以避免被发现。常用于表示躲藏、隐匿,带有一定的秘密性或规避性。与“匿身”意思相近。

例句:


小偷得手后,迅速逃离现场,藏身于人群之中。
侦察兵利用地形优势,巧妙地藏身在灌木丛中。

六、 携带与化形:延展的“身”

这一类别展现了“身”字在指代随身物品、抽象概念的具象化,以及神秘学领域中的运用。

17. 随身 (suí shēn)

释义: 指跟随着身体,携带在身边。

用法与辨析: 强调物品与人身紧密相随,便于携带和随时取用。常用于修饰名词,如“随身物品”、“随身听”、“随身碟”。它意味着重要性、便利性和即时性。

例句:


出门在外,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随身财物。
她习惯在包里放一本随身阅读的书,以便打发等车的时间。

18. 化身 (huà shēn)

释义: 指神佛变化出的身体;比喻某种精神、品质或事物的具体体现者。

用法与辨析: 本义源自佛教,指佛菩萨为度化众生而变化出的形体。引申义则更为广泛,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是某种抽象概念(如正义、邪恶、智慧、力量)的具象化代表。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和文学色彩。

例句:


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英雄常被描绘成正义的化身
这位老教授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堪称知识的化身

19. 附身 (fù shēn)

释义: 指鬼怪或神灵附在人的身体上。

用法与辨析: 这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和超自然意味的词语,常出现在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或恐怖文学中。它描述的是一种外来的灵体控制了人的肉身。在现代汉语中,除了字面意义,偶尔也用来比喻某种思想或特质“主导”了某人。

例句:


古老的传说中,一些恶灵会附身于活人,进行作祟。
他仿佛被某种激情附身一般,演讲时慷慨激昂,感染了在场所有人。

七、 健康与体魄:关乎生命活力

最后,这一类词语回归到“身”字最本源的意义——身体健康。

20. 健身 (jiàn shēn)

释义: 指通过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健康。

用法与辨析: 这是一个现代社会中非常普及的词语,直接关联到身体健康和体能提升。它涵盖了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旨在保持或改善身体状态。与“强身”、“健体”等词语意义相近,但“健身”更偏重于通过系统的训练来达成目的。

例句:


定期去健身房健身,是许多都市人保持健康的方式。
老年人通过打太极拳来健身,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修养心性。

总结:

通过以上二十个以“身”字为核心的三字组合词语的深度解析,我们不难发现“身”字在汉语中的巨大活力与多变性。它不仅是构成词语的基石,更是文化、哲学、社会观念的载体。从具体的身体动作到抽象的自我修养,从个体境遇的描述到崇高理想的奉献,每一个三字组合都如同一个微缩的语义宇宙,折射出汉语言的精妙与博大。作为中文学习者和使用者,深入理解这些词语的语义、语用及辨析,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更能提升我们对汉语深层魅力的感知与把握,使表达更加精准、生动、富有层次。

2025-10-19


上一篇:汉字“喝”的多重宇宙:从饮用到叱咤,探寻其组词与文化内涵

下一篇:中文同音字深度解析:以‘复得’为例,掌握汉语精髓与辨析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