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字组词大全:从及时到普及,常用双字词用法全解析49

在浩瀚的汉语词海中,汉字“及”以其简洁的笔画和深远多样的语义,构筑了无数富有表现力的词汇。作为一个兼具动词、连词功能的汉字,“及”在双字词(即两个字的组词)中的构词模式和语义演变,展现了汉语的精妙与活力。本文将深入探讨“及”字作为构词成分的各种双字词,剖析其用法、内涵及引申义,旨在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全面地掌握这一核心汉字的魅力。

“及”字,从字形上看,其甲骨文、金文形体常被解读为一人伸手欲追赶或抓住前方之人,生动地描绘了“达到、赶上”的核心意涵。这一核心意义是理解其所有组词的基础。在现代汉语中,“及”的基本语义可归纳为:
到达、赶上: 如“及格”、“及时”。
来得及、来不及: 表示时间上的充裕或不足。
涉及、牵连: 如“波及”、“殃及”。
和、与(连词): 用于连接并列成分,如“以及”、“普及”。

基于这些核心语义,“及”字在双字词中的位置不同,往往也决定了其所承担的功能和词汇的整体意义。我们将根据“及”字在词语中的位置(前缀或后缀)进行分类探讨。

一、“及”字在前:构成“及X”型双字词

当“及”字位于双字词之首时,通常强化了“到达、赶上”的动词性或“及时、趁早”的时间性、程度性。这类词语多强调动作或状态的“达成”与“适宜”。

1. 及时 (jí shí)

释义: 正好赶上;没有耽误。强调时间节点上的精确与适宜。
用法: 既可作形容词,也可作副词。形容词时,常修饰名词;作副词时,修饰动词,表示在恰当的时间发生某事。
例句:

这场雨下得很及时,缓解了旱情。
感谢您的及时帮助。

2. 及早 (jí zǎo)

释义: 趁早;尽早。强调行动的提前性,争取在更早的时间完成某事,常带有劝告或提醒的意味。
用法: 作副词,修饰动词。
例句:

发现问题要及早解决,以免后患。
请您及早报名,以免错过机会。

3. 及格 (jí gé)

释义: 达到规定的标准或要求(多指考试或技能评定)。
用法: 作动词,表示通过标准。
例句:

所有学生都通过了考试,成绩全部及格
他的表现勉强及格,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4. 及第 (jí dì)

释义: 古代科举考试中考中(进士、举人等),榜上有名。
用法: 带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通常在历史语境或文学作品中使用。
例句: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及第天下知。
范进中举,可谓苦尽甘来,终得及第

5. 及冠 (jí guàn)

释义: 指古代男子达到二十岁,可以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用法: 属于文言词汇,多用于描述古代礼仪或人物年龄。
例句:

他年方及冠,已是饱学之士。
古人及冠行礼,以示成年。

6. 及龄 (jí líng)

释义: 达到一定的年龄。常指达到法定或适宜的年龄。
用法: 作动词,表示达到某个年龄段。
例句:

许多及龄青年踊跃参军报国。
适婚及龄的年轻人开始考虑婚姻大事。

7. 及物 (jí wù)

释义: 语言学专业术语,指动词能够直接带宾语。
用法: 主要用于语法分析。
例句:

“吃”是一个及物动词,可以直接带宾语“饭”。
有些动词既可作及物动词,也可作不及物动词。

8. 及至 (jí zhì)

释义: 到了(某时或某地);等到。
用法: 作连词,表示时间或情况的转折。
例句:

及至我赶到现场,人群早已散去。
起初他并不在意,及至事情变得严重才追悔莫及。

二、“及”字在后:构成“X及”型双字词

当“及”字位于双字词之末时,它通常作为动词的补充成分,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影响所及”、“范围触及”或“能力达到”等,强化了动作的延伸性和覆盖面。这类词语更侧重于结果或影响的传播。

1. 普及 (pǔ jí)

释义: 普遍推广,使之普遍流行或应用。
用法: 作动词,表示使之广泛 распространяться。
例句:

智能手机已经非常普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育的普及对社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2. 涉及 (shè jí)

释义: 牵涉到;关联到。
用法: 作动词,表示与某事、某人或某范围有关联。
例句:

此事涉及多方利益,处理起来需要谨慎。
他的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多个学科。

3. 波及 (bō jí)

释义: 像波浪一样影响或传播到。常指不好的影响扩散开来。
用法: 作动词,强调影响范围的扩展。
例句:

经济危机波及全球,许多国家都受到了影响。
谣言一旦传开,其负面影响将波及无辜。

4. 触及 (chù jí)

释义: 接触到;碰到。引申为谈到、涉及到某个敏感或核心的问题。
用法: 作动词,可指物理接触,也可指思想或话题上的触碰。
例句:

他小心翼翼地触及了那个禁忌的话题。
夕阳的余晖触及远处的山峦,染上了一层金色。

5. 不及 (bù jí)

释义:

不如;比不上。
来不及;赶不上。

用法: 作动词,表示比较或时间上的不足。
例句:

我跑得不及他快,所以输掉了比赛。
时间已经很晚了,我们不及赶回去了。

6. 追及 (zhuī jí)

释义: 追赶上。
用法: 作动词,表示通过努力赶上目标。
例句:

我们正在努力追及国际先进水平。
在长跑比赛中,他奋力冲刺,最终追及了领先者。

7. 企及 (qǐ jí)

释义: 踮起脚尖够到,比喻希望达到或努力达到(某种境地、水平等)。
用法: 作动词,常用于表达对高远目标的期望或难以达到的境界。
例句:

他的成就令人难以企及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样的财富是遥不可企及的。

8. 顾及 (gù jí)

释义: 考虑到;照应到。
用法: 作动词,表示在行动或决策时兼顾到某方面。
例句:

我们必须顾及各方感受,才能做出公正的决定。
他只顾自己,从不顾及别人的想法。

9. 惠及 (huì jí)

释义: 恩惠、好处到达(某人或某处)。
用法: 作动词,常用于政府政策、慈善行为等给人们带来益处。
例句:

新政策将惠及广大农村居民。
公益项目旨在惠及更多贫困儿童。

10. 殃及 (yāng jí)

释义: 连累;使受祸害。
用法: 作动词,与“波及”类似,但更强调灾祸、不幸的蔓延。
例句: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常用作典故)
无辜的民众常常被战火殃及

11. 遍及 (biàn jí)

释义: 普遍到达;散布到各处。
用法: 作动词,强调覆盖面广,无处不在。
例句:

他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互联网已经遍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12. 祸及 (huò jí)

释义: 灾祸连累到。与“殃及”意思相近。
用法: 作动词,强调灾难的蔓延。
例句:

他的错误决定最终祸及整个团队。

13. 论及 (lùn jí)

释义: 谈论到;提到。
用法: 作动词,表示在讨论或写作中触及某话题。
例句:

当他论及环保问题时,总是显得格外激动。

14. 推及 (tuī jí)

释义: 推论或推广到。
用法: 作动词,表示从已知推断或应用到未知或其他情况。
例句:

由此可知,举一反三,可以推及其他。

15. 言及 (yán jí)

释义: 谈到;说到。
用法: 书面语,指在言谈中提及。
例句:

言及童年往事,他总是眉飞色舞。

三、拓展与总结

除了上述列举的典型双字词,“及”字也常出现在更长的词语、短语或成语中,进一步展现其作为核心语义构件的强大生命力,例如“来不及”、“力所能及”、“鞭长莫及”、“以及”等。这些词语无一不围绕着“到达、赶上、涉及”的核心概念展开。

通过对这些双字词的深入剖析,我们不难发现,“及”字以其独特的动感和指向性,丰富了汉语的表达力。它既可以表示时间上的恰到好处或紧迫,也可以指物理空间的延伸和影响范围的扩散;既可表示能力的达到与否,也可用于连接并列成分,展现了其多样的词性和功能。掌握这些“及”字组词,对于提升中文理解和表达能力,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无论是学习者还是母语使用者,深入理解“及”字的构词模式和语义流变,都能帮助我们更精准地运用汉语,体会其博大精深之处。希望通过本文的梳理与解析,能让读者对“及”字及其双字组词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2025-10-23


上一篇:掌握“愣”字:读音、组词及常见词语深度解析

下一篇:揭秘汉字“撒”的多面性:sā与sǎ的读音、组词与语境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