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字深度解析:常用组词、用法辨析与文化内涵189



在浩瀚的汉字海洋中,“作”是一个极其常见却又内涵丰富的核心字。它如同一个多面体,在不同的语境和组合中,能展现出“做”、“制造”、“担任”、“扮演”、“成为”、“发生”、“装扮”等多种含义,甚至还承载着行为、作品、风格等抽象概念。对于中文学习者和使用者来说,深入理解“作”的组词及其用法,是掌握其精髓的关键。本文将作为一名中文语言专家,全面梳理“作”字的常用组词,并对其在不同语境下的深层含义、用法特点乃至文化内涵进行详尽的阐释。


“作”字最常见的读音是 zuò (去声),其组词涵盖了汉语的方方面面。以下我们将从几个主要维度来探讨它的组词:


一、表示“进行某种活动”、“制造”、“从事”的“作”


这是“作”字最核心、最广泛的用法,强调行为、动作的发生或事物的形成。

工作 (gōngzuò):最常见的词语之一,指从事劳动或业务,也指所从事的职业或任务。例如:“他正在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他的工作是研究人工智能。”
制作 (zhìzuò):指用原材料加工成成品,强调从无到有的过程。例如:“这部电影的制作非常精良。”“他亲手制作了一份礼物。”
创作 (chuàngzuò):指创造艺术作品,如文学、音乐、绘画等,强调独创性和艺术性。例如:“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这首歌曲是他独立创作的。”
写作 (xiězuò):指写文章、写作品。与“创作”相比,“写作”更侧重于书写的行为本身。例如:“他每天坚持写作一个小时。”“写作能力是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
作业 (zuòyè):指学生学习任务,也指生产部门的生产任务。例如:“请同学们按时完成作业。”“施工人员正在进行高空作业。”
作用 (zuòyòng):指事物所产生的影响、效果,或指功能、用途。例如:“这个政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维生素C对人体有重要的作用。”
操作 (cāozuò):指按照一定程序进行活动或使用机器设备。例如:“请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电脑操作越来越智能化。”
运作 (yùnzùo):指系统、机构或计划的运行和活动。例如:“公司的各项业务都在正常运作。”“资金运作需要谨慎。”
发作 (fāzuò):指疾病、情绪等突然发生或表现出来。例如:“他的哮喘病又发作了。”“他气得当场发作。”
作答 (zuòdá):指作出回答。例如:“请大家认真思考后作答。”“面对记者的提问,他没有作答。”
作息 (zuòxī):指工作和休息。例如:“规律的作息时间对健康很重要。”“她的作息非常规律。”
作废 (zuòfèi):指失去效力。例如:“这张优惠券已经作废了。”“合同期满后自动作废。”
作价 (zuòjià):指估定价格。例如:“这批货物将按成本作价。”


二、表示“充当”、“担任”、“当作”、“成为”的“作”


此处的“作”常用于表示身份、角色或对待方式。

作为 (zuòwéi):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既可以作名词,表示“可以有所作为的行动、表现或成就”,例如:“他在科研领域大有作为。”也可以作介词,表示“充当、担任、当成”,例如:“作为一名教师,他非常敬业。”“这本书可以作为参考资料。”
作家 (zuòjiā):指从事文学创作并有成就的人。例如:“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作家。”
作者 (zuòzhě):指著作或文章的撰写者。与“作家”相比,“作者”范围更广,不一定特指有成就的文学家。例如:“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作伴 (zuòbàn):指陪伴。例如:“有你作伴,旅途不再孤单。”
当作 (dàngzuò):指看作、认为是。例如:“我把你当作最好的朋友。”“他把批评当作进步的动力。”
作数 (zuòshù):指算数,有效力。例如:“你的承诺还作数吗?”


三、表示“某种行为方式”、“姿态”、“特点”的“作”


这部分组词往往带有主观色彩,有时甚至包含贬义。

作风 (zuòfēng):指工作或生活的态度和方式。例如:“这位领导的工作作风非常务实。”“他以雷厉风行的作风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作对 (zuòduì):指采取对立的态度或行动。例如:“你为什么要处处跟我作对?”
作弄 (zuò nóng):指戏弄、捉弄。例如:“小明喜欢作弄他的妹妹。”
作秀 (zuòxiù):指表演、装样子以吸引人注意,常含贬义。例如:“有些明星为了博眼球,不惜大肆作秀。”
作假 (zuòjiǎ):指弄虚作假、欺骗。例如:“考试作假是严重的舞弊行为。”
装作 (zhuāngzuò):指假装。例如:“他装作没看见我。”


四、表示“发生不良结果”或“带有消极意味”的“作”


这些词语通常表达了负面情绪、不良行为或不好的后果。

作祟 (zuòsuì):指鬼神作怪,或暗中捣乱。例如:“他总觉得有人在背后作祟。”“谣言正在社会上作祟。”
作梗 (zuògěng):指从中阻挠、作对。例如:“他在背后给我作梗,导致计划无法进行。”
作孽 (zuòniè):指干坏事、造罪孽,多用于自责或指责他人。例如:“他一辈子没作过什么孽。”“别再作孽了!”
作恶 (zuò’è):指做坏事、行恶。例如:“作恶多端的人终将受到惩罚。”
作呕 (zuò’ǒu):指恶心想吐,也可引申为令人厌恶。例如:“那场面令人作呕。”“他的言行让人作呕。”


五、在成语和固定搭配中的“作”


“作”字在成语和固定搭配中往往具有独特的含义,不能简单地替换。

自作自受 (zì zuò zì shòu):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承受坏的后果。例如:“他因赌博倾家荡产,真是自作自受。”
作茧自缚 (zuò jiǎn zì fù):蚕吐丝作茧,把自己裹在里面。比喻自己限制自己或自己给自己带来麻烦。例如:“他总是过于谨慎,最终作茧自缚。”
作壁上观 (zuò bì shàng guān):指像坐在壁上观看,比喻置身事外,袖手旁观。例如:“面对争执,他选择了作壁上观。”
大作文章 (dà zuò wén zhāng):指对某事大加评论、渲染,或借题发挥,制造事端。例如:“媒体对这件小事大作文章。”
小题大作 (xiǎo tí dà zuò):指把小事情当做大事情来处理,形容不恰当的夸张。例如:“这点小误会,没必要小题大作。”
弄虚作假 (nòng xū zuò jiǎ):指玩弄诡计,作假欺骗。例如:“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都将受到严惩。”
作威作福 (zuò wēi zuò fú):指滥用权势,欺压别人。例如:“这位官员仗着职权作威作福,最终受到了惩罚。”
作奸犯科 (zuò jiān fàn kē):指做坏事,违反法纪。例如:“我们绝不能容忍任何作奸犯科的人。”


六、特殊读音:作 (zuō 阴平)


“作”字还有一个不常用的读音 zuō (阴平),在极少数词语中出现,最常见的是:

作坊 (zuōfáng):指从事手工生产的工场。例如:“这家老字号的豆腐作坊远近闻名。”
作料 (zuōliào):指烹饪时用的调味品(这个词在北方某些地区口语中较常用,书面语多用“佐料”)。例如:“炒菜要多放些作料才香。”


七、“作”与“做”的辨析


在现代汉语中,“作”和“做”都有“进行某种活动”的意思,但它们的使用习惯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常常让学习者感到困惑。



“做” (zuò)

侧重具体、实在的动作和结果:如做饭、做衣服、做作业(完成具体任务)、做生意、做好事。
口语色彩更浓:在日常生活中,当表示“干、搞、进行”时,大多用“做”。例如:“你在做什么?”“这件事他做得很好。”
可以表示“充当、担任”,但通常指的是比较具体或暂时的角色,如“做老师”、“做父母”、“做朋友”。


“作” (zuò)

侧重抽象、书面、正式或文学性:如作用、创作、写作、作为(介词)、作风、作罢。
常用于固定词组或成语中:如自作自受、作壁上观、弄虚作假。
表示“发生、引起”:如发作、作呕。
表示“充当、担任”时,常用于较为正式或抽象的身份,或带有比喻色彩,如“作榜样”、“作报告”、“作为一名学生”。在某些语境下,“作”和“做”可以互换,但意义和语体色彩会略有不同。例如,“作报告”比“做报告”更书面化。




总结来说,对于非具体、非物理性的“做”,尤其是在书面语、固定搭配和成语中,更倾向于使用“作”;而对于具体、日常的“做”或制造,则多用“做”。随着语言的发展,二者在某些地方也出现了混用或互相替代的现象,但上述区分原则仍是理解和使用的重要依据。


结语


“作”字虽小,却承载着丰富的汉语语义和文化信息。通过对其组词的系统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它在表示行为、角色、影响、风格乃至特殊情境中的多重面貌。从朴素的“工作”到富有哲理的“作茧自缚”,从具体的“制作”到抽象的“作用”,每一个组词都像一扇窗户,展示了汉语言的精妙和博大。深入理解这些组词,不仅能提升我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更能帮助我们领略汉字背后蕴藏的文化智慧。掌握“作”字的精髓,无疑是掌握汉语更深层魅力的重要一步。

2025-10-29


上一篇:“shǒu”音的精妙:手、首、守同音异字深度辨析与组词宝典

下一篇:一年级语文:巧用“手指”趣味组词,识字造句能力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