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字组词:深度解析其双字词语的含义、用法与文化内涵284
中文汉字博大精深,每个字都承载着丰富的意义,并在不同的组合中绽放出多样的光彩。“捧”字,一个看似简单,实则蕴含多重语义的汉字,在与另一个字结合时,往往能构建出既具象又抽象、既直接又深远的词语。本文将以“捧怎么组词两个字的词语”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捧”字作为语素在双字词中的各种表现形式、语义流变、用法特点及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旨在为中文学习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份详尽的解析。
“捧”字的基本含义,我们可以从字形上略窥一二。它由“手”和“奉”组成,暗示着用手托举、恭敬地拿着。其核心意义围绕着“双手托举”、“举起”、“承托”展开。然而,正如许多汉字一样,“捧”字在长期使用中,其语义不断引申,形成了从物理动作到情感态度、从具象行为到抽象概念的丰富语义链。理解这些引申义,是掌握其组词精髓的关键。
首先,我们来梳理“捧”字的基础义和引申义:
1. 基础义:双手承托、托举。 这是“捧”字最原始、最直观的含义,强调用双手向上或向前托着,表示动作的轻柔、小心或对所托之物的珍视。
* 例:捧着一束鲜花、捧起一抔泥土、双手捧着书本。
* 这种基础义在一些词语中得以直接体现,如“捧读”、“恭捧”等。
2. 引申义一:奉承、赞扬、抬举。 这是“捧”字最为常见的引申义之一,表示通过言语或行动去夸赞、抬高某人,使其受到重视或欢迎。这种赞扬可以是真诚的,也可以是带有目的性的奉承。
* 例:捧场、吹捧、力捧、捧红。
* 这一层含义在社交、娱乐等语境中尤为突出。
3. 引申义二:夸大、过分渲染。 在某些特定语境中,“捧”带有贬义色彩,指过度地吹嘘、夸大事实,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
* 例:捧杀。
基于上述语义,“捧”字可以与各种类型的汉字组合,形成含义各异的双字词。下面我们分“捧”字开头和“捧”字结尾两种情况进行详细探讨。
一、 “捧”字开头的双字词 (捧X)
当“捧”字作为词语的第一个字时,通常充当动词,引导其后的动词或名词,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动作或状态。这些词语大多直接或间接承袭了“捧”的“托举”或“赞扬”之意。
1. 捧场 (pěng chǎng)
* 含义: 原指在戏院里,看戏的人为了表示对演员的赞赏而喝彩;后引申为在各种场合中对人表示支持、助兴或称赞。
* 用法: 既可以指真诚的支持,也可以指碍于情面或出于某种目的的表面支持。
* 例句:
* “朋友开业,我一定要去给他捧场。”
* “那场演唱会气氛热烈,不少明星都去捧场了。”
* 文化内涵: “捧场”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社会礼仪和支持机制,无论是商业活动还是文艺演出,都离不开“捧场”的热度来烘托气氛,推动发展。
2. 捧读 (pěng dú)
* 含义: 恭敬地阅读。其中“捧”字强调了对所读之物的敬意和珍视。
*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或表达对书籍、文章、信件的尊重,尤其是对经典、重要文献或长辈来信。
* 例句:
* “得此佳作,定当焚香捧读。”
* “老先生寄来的信件,我每日都会反复捧读。”
* 文化内涵: 体现了中华民族“敬惜字纸”、“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将读书视为一种庄重的仪式。
3. 捧腹 (pěng fù)
* 含义: 抱腹。通常与“大笑”连用,构成“捧腹大笑”,形容因为笑得太厉害而捂着肚子。
* 用法: 描绘因极度可笑而产生的生理反应。
* 例句:
* “他讲的笑话让全场观众捧腹大笑。”
* “这部喜剧片真是让人捧腹。”
* 文化内涵: 是一种肢体语言的夸张表达,形象地展现了人们对幽默的共鸣和欢愉。
4. 捧哏 (pěng gén)
* 含义: 相声术语,指相声表演中配合“逗哏”说话、做出反应、烘托气氛的角色。
* 用法: 专指相声艺术中的特定角色,是相声表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例句:
* “郭德纲和于谦的组合中,于谦就是一位出色的捧哏演员。”
* “好的捧哏,能把逗哏的包袱抖得更响。”
* 文化内涵: 深刻反映了中国传统曲艺相声的艺术结构和表演智慧,强调了配合与烘托的重要性。
5. 捧红 (pěng hóng)
* 含义: 通过宣传、包装、推介等方式,使某人(尤其是演员、歌手等)变得有名、受欢迎。
* 用法: 侧重于外界力量对个人名气的塑造。
* 例句:
* “这部电影捧红了许多年轻演员。”
* “他被公司力捧,很快就成为了一线明星。”
* 文化内涵: 揭示了现代娱乐工业的运作模式,以及“造星”过程中媒体、资本和个人努力之间的复杂关系。
6. 捧杀 (pěng shā)
* 含义: 用过分的称赞和吹捧来达到损害、毁灭对方的目的。过度的赞扬使得被赞扬者骄傲自满,放松警惕,最终自取灭亡。
* 用法: 带有强烈的警示和贬义色彩,揭示了赞扬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 例句:
* “对孩子一味地夸奖,其实是一种捧杀。”
* “他就是在媒体的捧杀中迷失了自我。”
* 文化内涵: 这是一个富有哲理的词语,警示世人不要沉溺于虚假的赞美,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物极必反的道理。
7. 捧心 (pěng xīn)
* 含义: 捂着胸口。典出“西施捧心”,形容女子病态美的姿态。现在也泛指因痛苦、悲伤等原因而捂住胸口。
* 用法: 多用于文学描写,形象地表现人物的身体不适或内心痛苦。
* 例句:
* “她病西施般捧心而立,令人怜惜。”
* “听到噩耗,他双手捧心,难以置信。”
* 文化内涵: 来源于中国古典文化典故,赋予了“捧心”特定的审美和情感意蕴。
8. 捧首 (pěng shǒu)
* 含义: 捂着头。通常形容因痛苦、悲伤、绝望或羞愧而抱着头。
* 用法: 类似“捧心”,多用于表达强烈的情感。
* 例句:
*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他双手捧首,痛不欲生。”
* “悔恨交加之下,他不禁捧首而叹。”
* 文化内涵: 同样是一种强烈的肢体语言表达,反映了人在极端情绪下的无助和挣扎。
二、 “捧”字结尾的双字词 (X捧)
当“捧”字作为词语的第二个字时,它通常作为动词的中心语素,由前面的字来修饰或限定,共同构成一个强调某种“赞扬”、“推崇”或“托举”行为的词语。
1. 吹捧 (chuī pěng)
* 含义: 用言语过分夸赞、恭维,带有不真诚、阿谀奉承的意味。
* 用法: 贬义词,指言不由衷地抬高他人。
* 例句:
* “他喜欢听别人吹捧自己,却不接受批评。”
* “这种互相吹捧的风气,不利于真正的进步。”
* 文化内涵: 批判了人际交往中的虚伪和浮夸,提醒人们警惕言语的陷阱。
2. 力捧 (lì pěng)
* 含义: 大力支持、竭力推崇。
* 用法: 褒义或中性,强调支持的力度和决心。
* 例句:
* “公司力捧这位新人,希望他能有所作为。”
* “这部电影得到了评论界的大力捧。”
* 文化内涵: 展现了对人才的投资和培养,以及对艺术作品的肯定和推广。
3. 追捧 (zhuī pěng)
* 含义: 追随、拥护并赞扬。特指受到公众的狂热喜爱和推崇。
* 用法: 中性偏褒义,形容受欢迎的程度。
* 例句:
* “这位歌手一出新专辑,立刻受到粉丝的追捧。”
* “高科技产品总是能引起市场的追捧。”
* 文化内涵: 反映了社会潮流、时尚趋势和群体心理,特别是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明星效应、网红现象等都与“追捧”密不可分。
4. 热捧 (rè pěng)
* 含义: 热情地支持和赞扬,形成一种风潮或热度。
* 用法: 褒义或中性,与“追捧”类似,但更强调“热烈”和“广泛”的程度。
* 例句:
* “这部电视剧播出后,受到了观众的热捧。”
* “新能源汽车成为近几年来投资界的热捧对象。”
* 文化内涵: 与“追捧”异曲同工,共同描绘了社会热点和大众关注。
5. 拥捧 (yōng pěng)
* 含义: 拥护并推崇,通常指多人集体性的支持和赞扬。
* 用法: 褒义,强调群体性的拥护和爱戴。
* 例句:
* “他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大批年轻人的拥捧。”
* “这部经典作品至今仍受到文学爱好者的拥捧。”
* 文化内涵: 凸显了群体的力量和共同的审美趣味。
6. 恭捧 (gōng pěng)
* 含义: 恭敬地捧着或呈上。
* 用法: 书面语,带有敬语色彩,常用于正式场合或表达敬意。
* 例句:
* “下官恭捧圣旨,不敢有违。”
* “他双手恭捧着获奖证书,激动不已。”
* 文化内涵: 承袭了“捧”的基础义,并加入了“恭敬”的修饰,体现了对人、事、物的尊重和谦逊。
7. 受捧 (shòu pěng)
* 含义: 受到推崇、受到欢迎。是被动语态。
* 用法: 中性词,描述某种状态或结果。
* 例句:
* “这部电影在影评界很受捧。”
* “他幽默的性格让他很受捧。”
* 文化内涵: 体现了受欢迎的程度和被认可的价值。
三、 语义辨析与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
通过上述词语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捧”字在双字词中的语义张力。它既可以描绘物理的动作,如“捧读”中的“捧”带有小心翼翼的敬意;也可以描绘抽象的情感和社交行为,如“捧场”中的“捧”可以是真诚的支持,也可以是客套的应付;而“吹捧”和“捧杀”则直接揭示了“捧”字在特定语境下的负面含义,警示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要辨别真伪,警惕过度赞美的陷阱。
在中文语境中,“捧”字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例如:
* 相声艺术中的“捧”: “捧哏”在相声中不仅是简单的附和,更是艺术的再创造。优秀的捧哏能够巧妙地承接“逗哏”的包袱,通过眼神、表情、语气甚至肢体语言,为“逗哏”提供最佳的表演空间,使整个作品更加立体生动。这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中“阴阳相济”、“刚柔并济”的哲学思想,以及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 “捧杀”的警示: “捧杀”这一词语蕴含着深刻的中国智慧。它提醒人们,过度的赞扬如同温水煮青蛙,能够消磨一个人的斗志,使其在虚假的荣誉中迷失自我。这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古训异曲同工,强调了谦逊、自省和辨别能力的重要性。
* 社交礼仪中的“捧”: “捧场”、“吹捧”等词语反映了中国社会人情往来、面子文化的一些侧面。在传统观念中,适当的“捧”有时被视为一种高情商的表现,能够拉近人际关系,维护和谐氛围。但与此同时,人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吹捧”的虚伪性,因此在使用这些词语时,其褒贬色彩往往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判断。
总结来说,“捧”字作为中文的一个重要语素,其双字词语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令人惊叹。从其最原始的物理动作“双手托举”,到引申出的“赞扬”、“抬举”,再到更深层次的“奉承”、“夸大”,每一个组合都赋予了“捧”字新的生命和意义。深入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用法和背后的文化内涵,不仅能提升我们的中文表达能力,更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社会心理和传统文化。因此,掌握“捧”字的组词艺术,是提升中文素养不可或缺的一环。
2025-11-04
激发潜能,成就非凡:自我成功语录锦囊
https://sspll.com/yulu/410973.html
韦弦之佩:刚柔并济的修身智慧与现代自律之道
https://sspll.com/zaoju/410972.html
冰湖诗意:探寻古今诗词名言中的冻结之美与哲思
https://sspll.com/mingyan/410971.html
掌握“耗能”:简单造句技巧与高效表达指南
https://sspll.com/zaoju/410970.html
国学精粹:经典学习名言深度解读,掌握高效学习的古今智慧
https://sspll.com/mingyan/410969.html
热门文章
强的多音字组词 强的多音字组词和拼音
强有两三个读音,拼音分别是qiáng、qiǎng和jiàng
哪的多音字组词 哪的多音字组词和拼音
哪nǎ(1)ㄋㄚˇ(2)疑问词,后面跟名词或数量词,表示要求
目怎么组词 目怎么组词语
目字组词有哪些: 耳目、头目、目送、条目、目的、 目光、
蝙蝠的蝙组词成语,尽显中文语言之美
https://sspll.com/zuci/350431.html
多音字组词 多音字组词大全50个
(A部) 1.阿①ā阿罗汉阿姨②ē阿附阿胶 2.腌①ā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