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绢”的同音世界:卷、倦、眷、圈的字义辨析、组词与文化内涵229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且最具生命力的文字系统之一,其博大精深不仅体现在形、音、义的完美结合上,更在于其丰富的变化与微妙的区分。在汉字学习与应用中,“同音字”无疑是一个充满魅力又极具挑战性的领域。它们以相同的读音,承载着截然不同的意义与用法,往往成为语言学习者绕不开的“迷宫”。今天,我们将以“绢”(juàn,去声)字为中心,深入探讨其一系列同音字,包括“卷”、“倦”、“眷”以及特定语境下的“圈”,通过对它们各自字义的剖析、常见组词的罗列以及文化内涵的挖掘,帮助读者们在掌握这些常用字词的同时,领略汉字音义之美,提升语言辨析与运用能力。


“绢”字,读作juàn,去声。从字形上看,左边“糸”部,明确指示了它与丝织品相关;右边“肙”表音。其核心意义是指一种质地轻薄、坚韧的丝织品,即生丝织物。在古代,绢是重要的书画载体,也是日常衣物、装饰品的材料。它的出现,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纺织工艺,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艺术信息。


“绢”的字义与组词:


基本字义:薄而坚韧的丝织品,亦指画在绢上的画。
常见组词:

丝绢 (sī juàn):泛指丝织品。如“她手中拿着一方精美的丝绢手帕。”
手绢 (shǒu juàn):用来擦手、擦脸的小方巾,通常由棉布或丝绢制成。如“奶奶送我一条绣着花的漂亮手绢。”
绢布 (juàn bù):指用绢丝织成的布料。如“古画多以绢布为底。”
绢画 (juàn huà):在绢上绘制的画。绢画因其独特的质感和保存性,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占有重要地位。如“博物馆里展出了一幅唐代绢画,笔法细腻,色彩斑斓。”
绢本 (juàn běn):指以绢为材料的书籍、画册或拓本。如“这套古籍是绢本的,保存得非常完好。”
画绢 (huà juàn):用于绘画的绢。
绢花 (juàn huā):用绢做成的花朵,多用于装饰。

文化内涵:“绢”代表着一种精致、典雅与传承。它不仅是物质的载体,更是文化、艺术和历史的见证。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探讨“绢”的同音字,并深入剖析它们的独特之处。


一、 卷 (juàn)


“卷”字,同为juàn,去声,但其含义却与“绢”大相径庭。“卷”字是一个多音字,读作juǎn时,意为“卷曲、卷起”;而读作juàn时,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核心意义:


1. 书本或图书的组成部分: 指书籍的册数,或古代以竹简、帛书卷起来的著作。
常见组词:

书卷 (shū juàn):指书籍,或书的气息、风格。如“他满身书卷气,一看就是个爱读书的人。”
卷轴 (juàn zhóu):指古代装裱好的书画,可以卷起来保存。如“这幅山水画被精心装裱成卷轴。”
诗卷 (shī juàn):指诗集。
经卷 (jīng juàn):指佛教或道教的经典。
手不释卷 (shǒu bù shì juàn):形容读书勤奋,手不放下书本。

2. 考试用的纸: 特指试卷。
常见组词:

试卷 (shì juàn):考试用的题目和答题纸。如“同学们正在紧张地批改试卷。”
考卷 (kǎo juàn):同“试卷”。
答卷 (dá juàn):考生答题后的试卷。

3. 文件的总称: 指案卷、文件档案。
常见组词:

案卷 (àn juàn):指案件的全部文件材料。如“警方正在仔细查阅案件的案卷。”
卷宗 (juàn zōng):指分类保管的档案或文件。

4. 量词: 用于卷状的东西。
常见组词:

一卷胶片 (yī juàn jiāo piàn):指一卷未冲洗的胶卷。
一卷卫生纸 (yī juàn wèi shēng zhǐ):指一卷筒状的卫生纸。

文化内涵:“卷”承载着知识、学习、记录与传承的文化意蕴。它既是知识的载体,也是智慧的象征。


二、 倦 (juàn)


“倦”字,同样读作juàn,去声。其左边“人”字旁暗示了它与人的状态有关,右边“艮”字既表音又表义,有“止、难、不前”之意。因此,“倦”的核心意义是感到疲乏、困倦。


基本字义:疲乏,困顿。
常见组词:

疲倦 (pí juàn):指身体或精神感到疲劳。如“工作了一天,他感到非常疲倦。”
倦怠 (juàn dài):指精神不振,懒散疲乏。如“长期超负荷工作会导致身心倦怠。”
倦意 (juàn yì):疲劳、困倦的感觉。如“他打了个哈欠,脸上露出明显的倦意。”
倦容 (juàn róng):疲惫的脸色或表情。如“经过长途跋涉,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倦容。”
倦鸟归林 (juàn niǎo guī lín):形容疲倦的鸟儿飞回巢穴,比喻人劳累后希望回家休息。此语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充满诗意。
审美疲倦 (shěn měi pí juàn):指对某种事物或风格长时间接触后产生的厌倦感,失去新鲜感。
倦游 (juàn yóu):厌倦了游历、漂泊。

文化内涵:“倦”反映了人类在面对生活劳作、精神压力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是人性的真实写照。它提醒人们要关注身心健康,适时休息。


三、 眷 (juàn)


“眷”字,同样读作juàn,去声。从字形上看,上部为“宀”(房屋),下部为“目”(眼睛)和“手”(简化),合起来表示在屋檐下,以眼神和双手关顾家人。因此,“眷”的核心意义与家庭、亲属以及情感上的依恋、关顾紧密相关。


基本字义:
1. 家属,亲属。
2. 思念,依恋。
3. 照顾,爱护。
常见组词:

家眷 (jiā juàn):指家属、妻子儿女。如“他这次出差,带着家眷一起去了。”
亲眷 (qīn juàn):指亲戚、亲属。如“过年时,四面八方的亲眷都会回来团聚。”
眷属 (juàn shǔ):指家属,尤其是指夫妻。如“有情人终成眷属。”
眷恋 (juàn liàn):深深地依恋、思念。如“他眷恋故乡的一草一木。”
眷顾 (juàn gù):指(神明或上位者)关照,爱护。如“他相信上天会眷顾努力的人。”
眷爱 (juàn ài):深深地爱恋。
村眷 (cūn juàn):指乡村的亲属或乡亲。
女眷 (nǚ juàn):指家属中的女性成员。

文化内涵:“眷”字饱含着家庭伦理、亲情友爱以及人际关怀的深厚情感。它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关爱的情感联结。


四、 圈 (juàn)


“圈”字是一个多音字。当它读作quān(阴平)时,指圆形、环绕、范围等;而当它读作juàn(去声)时,其意义则特指“饲养牲畜的棚栏”。这是一个非常具体且常用的词义。


基本字义(读作juàn时):饲养牲畜的棚栏。
常见组词:

猪圈 (zhū juàn):饲养猪的围栏。如“农民伯伯正在清扫猪圈。”
羊圈 (yáng juàn):饲养羊的围栏。如“牧羊人将羊群赶进了羊圈。”
牛圈 (niú juàn):饲养牛的围栏。
牲口圈 (shēng kǒu juàn):泛指饲养牲畜的围栏。
牢圈 (láo juàn):指关押犯人的牢房(较少用,多为牲畜)。

文化内涵:“圈”(juàn)反映了农业社会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以及对牲畜的驯养和管理。它代表着一种朴素的生产生活方式。


同音字的辨析与掌握策略


通过对“绢”、“卷”、“倦”、“眷”和“圈(juàn)”的详细剖析,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它们读音相同,但在字形、字义和使用语境上都有着清晰的区别。

字形提示: 偏旁部首是辨析同音字的重要线索。“糸”旁的“绢”与丝织品相关;“宀”、“目”组合的“眷”与家庭、情感相关;“人”旁的“倦”与人的状态(疲惫)相关;而“卷”字则是一个多义字,既有卷曲的“手”部,也有表示书册、试卷的“册”形,其作为“卷轴”等的意义,往往与“卷起”的动作有关联。而“圈”则有“口”和“围”的形象。
核心意义: 掌握每个字的根本含义是关键。“绢”是材质,“卷”是载体或量词,“倦”是状态,“眷”是关系或情感,“圈”是场所。
组词与语境: 最有效的辨析方法是在具体的词语和语境中理解。例如,看到“手绢”自然想到是擦拭用的丝织品,而“试卷”则肯定是考试用的纸张。“疲倦”表达的是人的感受,“眷恋”则描述情感。不同的搭配词语会迅速锁定其正确意义。


在汉语学习中,准确区分和运用同音字,不仅能避免因混淆而导致的误解,更能提升语言表达的精准度和文学韵味。汉字同音字的魅力,也常常体现在双关语和文字游戏中,为语言增添了独特的趣味。


结语


“绢”及其同音字——“卷”、“倦”、“眷”、“圈”,它们以共同的音节,在汉字世界中各自绽放异彩。从轻盈的丝绢到厚重的书卷,从身心的疲倦到深挚的眷恋,再到牲畜的居所——每一个字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信息和情感色彩。作为中文学习者,深入理解这些同音字的形、音、义,并能准确无误地在语境中加以运用,无疑是对汉语言精妙之处的深度探索与掌握。希望通过本文的梳理与解析,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辨析和运用这些常用汉字,进一步提升您的中文水平,从而更加深入地领略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

2025-11-11


上一篇:翰墨:中华书香的深邃寓意、文化传承与修身智慧

下一篇:汉字同音现象与组词艺术:深度解析与精准运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