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梧桐有关的诗句 与梧桐有关的诗词108

  常见诗句有: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酒阑人散草草,闲阶独倚梧桐。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这里我列一首:

  李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注释】:

  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离愁:指去国之愁。

  别是一般:亦做“别是一番”,另有一种之意。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有关梧桐的诗句

  【年代】:北宋

  【作者】:张耒

  【作品】:夜坐

  【内容】: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清平乐

  【内容】: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清平乐

  【内容】:

  春去秋来,

  往事知何处?

  燕子归飞兰泣露,

  光景千留不祝

  酒阑人散草草,

  闲阶独倚梧桐。

  记得去年今日,

  依前黄叶西风。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破阵子

  【内容】:

  燕子欲归时节,

  高楼昨夜西风。

  求得人间成小会,

  试把金尊傍菊丛,

  歌长粉面红。

  斜日更穿帘幕,

  微凉渐入梧桐。

  多少襟怀言不尽,

  写向蛮笺曲调中,

  此情千万重。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撼庭秋

  【内容】:

  别来音信千里,

  怅此情难寄。

  碧纱秋月,

  梧桐夜雨,

  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

  天遥云黯,

  只堪憔悴。

  念兰堂红烛,

  心长焰短,

  向人垂泪。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采桑子

  【内容】:

  时光只解催人老,

  不信多情。

  长恨离亭,

  滴泪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

  淡月胧明。

  好梦频惊,

  何处高楼雁一声。

  【年代】:北宋

  【作者】:晏几道

  【作品】:行香子

  【内容】:

  晚绿寒红,芳意匆匆。

  惜年华、今与谁同。

  碧云零落,数字征鸿。

  看渚莲凋,宫扇旧,怨秋风。

  流波坠叶,佳期何在,

  想天教、离恨无穷。

  试将前事,闲倚梧桐。

  有消魂处,明月夜,粉屏空。

  【年代】:北宋

  【作者】:李清照

  【作品】:忆秦娥

  【内容】:

  临高阁,

  乱山平野烟光保。

  烟光薄,

  栖鸦归后,

  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

  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

  又还秋色,

  又还寂寞。

  【年代】:唐五代

  【作者】:温庭筠

  【作品】:更漏子

  【内容】:

  玉炉香,红蜡泪,

  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

  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年代】:唐五代

  【作者】:孟郊

  【作品】:列女操

  【内容】:

  梧桐相待老,

  鸳鸯会双死。

  贞女贵徇夫,

  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

  妾心古井水。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相见欢

  【内容】: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注释】:

  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离愁:指去国之愁。

  别是一般:亦做“别是一番”,另有一种之意。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内容】: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古风

  【内容】: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年代】:唐五代

  【作者】:曹邺

  【作品】:早起

  【内容】:

  月堕沧浪西,门开树无影。

  此时归梦阑,立在梧桐井。

  和梧桐有关的诗句、词句

  《长恨歌》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这一小节写唐玄宗重返长安后,对杨贵妃的无限思念之情。触景伤情,虽然池苑依旧,但已是物是人非,昨日的美人已香消玉陨。

  与梧桐有关的诗句

  1、吟梧桐诗--薛涛:唐代女诗人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2、五言绝句---李调元是清朝乾嘉年间的著名诗人

  浮云来万里,窗外寸霖霖;

  滴在梧桐上,高低各自吟。

  关于梧桐的诗句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酒阑人散草草,闲阶独倚梧桐。/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怀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别来音信千里,怅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关于梧桐树的诗句。

  《凤归云》——唐·滕潜金井栏边见羽仪,梧桐树上宿寒枝。五陵公子怜文彩,画与佳人刺绣衣。饮啄蓬山最上头,和烟飞下禁城秋。曾将弄玉归云去,金翿斜开十二楼。《寄邓志宏》陆游三径从来半草莱,席门那为故人开,自惭不是梧桐树,安得朝阳鸣凤来。《诗经·大雅·卷阿》:"凤凰呜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杜甫《秋兴》八首之八:“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白居易《初入峡有感》:“栖凤安于梧,潜鱼乐于藻。”陆游《寄邓志宏》:“自惭不是梧桐树,安得朝阳鸣凤来。”

2020-09-24


上一篇:玛瑙的诗句 形容玛瑙的诗句

下一篇:对往事的回忆诗句 对往事的回忆感慨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