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义:词义、用法及例句详解167


“聚义”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常用词语,其含义丰富,用法灵活,在不同语境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本文将从词义分析、用法详解以及例句举例三个方面,深入探讨“聚义”的语言魅力,力求全面展现其在汉语表达中的重要地位。

一、 词义分析:

“聚义”由“聚”和“义”两个词组成。“聚”意为聚集、集合;“义”则有多种含义,包括正义、道义、情义、意义等。因此,“聚义”的根本含义是:聚集起来,为了某种正义、道义、或共同目标而团结在一起。 根据语境的不同,“义”的侧重点也会有所变化,从而影响“聚义”的整体含义。 例如,在描写英雄人物团结反抗暴政的语境中,“义”指正义、大义;而在描写朋友之间肝胆相照的语境中,“义”则更侧重于情义、兄弟情谊。 所以,“聚义”并非一个静态的词语,其内涵随着语境的变化而丰富多彩。

二、 用法详解:

“聚义”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指为了共同目标而聚集: 这是“聚义”最常见的用法,通常用于描述一群人为了实现共同理想、完成共同任务而走到一起。例如,为了抗击侵略,各路英雄好汉纷纷响应号召,聚义抗敌;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正义之士聚义伸张正义。

2. 指聚集在一起表达某种情感或态度: 这种用法侧重于表达一种共同的情感或态度,例如兄弟情义、同仇敌忾等。例如,面对外敌入侵,全国人民同仇敌忾,聚义保卫家园;老同学们多年未见,再次聚义,共叙友情。

3. 指某种行为的意义或目的: 这种用法较为少见,通常用于对某种行为进行评价或总结,强调其意义和目的。例如,这次会议的聚义在于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4. 书面语中的特殊用法: 在一些古典文学作品或比较正式的书面语中,“聚义”可能带有更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学色彩,例如《水浒传》中的“聚义厅”,就代表着梁山好汉团结一心,共图大业的象征。这种用法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

三、 例句举例:

为了更清晰地展现“聚义”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以下提供一些例句:

1. 一百零八将聚义梁山,揭竿而起,反抗朝廷的腐败统治。(强调共同目标和正义)
2. 灾难面前,邻里乡亲聚义互助,展现了人间大爱。(强调互助和情义)
3. 青年志愿者们聚义山区,为贫困儿童送去温暖。(强调共同行动和奉献)
4. 这次学术研讨会,旨在聚义各方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学科前沿问题。(强调共同目标和学术交流)
5. 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背景,却因为共同的理想而聚义,携手并进。(强调共同理想和团结)
6. 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这种“聚义”的精神,才能成就民族的伟大复兴。(强调民族大义和责任)
7. 他提议大家聚义,一起筹款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强调集体行动和社会责任)
8. 他们为了共同的信仰而聚义,为之奋斗终生。(强调信仰和共同奋斗)
9. 这场聚义,最终促成了两家公司之间的合作。(强调合作和结果)
10. 小说中描写了英雄们在危急关头聚义,共同对抗强敌的场景。(强调团结和对抗)
11. 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聚义人心,增强团队凝聚力。(强调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12. 虽然他们之间存在一些分歧,但在关键时刻,他们还是能够聚义一心,共同应对挑战。(强调团结和应对挑战)

总而言之,“聚义”是一个含义丰富、用法灵活的词语,其核心在于“聚集”和“义”,而“义”的具体内涵则取决于具体的语境。 理解“聚义”的多种含义和用法,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31


上一篇:马到成功:图文详解成语典故及现代应用

下一篇:夸张造句大全:1500字的语言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