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挖耳当招”的用法及例句赏析373


成语“挖耳当招”出自《左传昭公十七年》,原文为:“晋侯使荀偃帅师伐郑,郑伯使子产请罪。子产曰:‘吾闻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今戎事未息,而子欲治其祀,是犹‘挖耳当招’也。’” 这段话讲述的是晋国伐郑,郑国子产劝说郑伯不要急于祭祀,而应先解决战争危机。他用“挖耳当招”来比喻轻重缓急不分,舍本逐末的行为。 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一边挖着耳朵,一边等着敌人来进攻的滑稽而愚蠢的场景,以此来讽刺那些不顾实际情况,采取不切实际的对策,甚至自欺欺人的行为。
“挖耳当招”中的“挖耳”,指的是挖耳朵的动作,这里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挖耳朵,而是比喻一种无关紧要、消极怠工的行为;“当招”指的是等待或迎接攻击,暗示着一种被动防御、毫无准备的状态。 整体而言,“挖耳当招”意指轻重缓急不分,顾此失彼,采取无效措施,自欺欺人,最终难免自食其果。
这个成语的运用,在现代汉语中也十分常见,但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把握其含义和表达效果。 它并非单纯指挖耳朵的动作,而是蕴含着对轻率、盲目行为的批判和嘲讽。使用时需要避免望文生义,理解其比喻义才是关键。
以下是一些运用“挖耳当招”成语的例句,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其用法:
1. 突出轻重缓急不分:
* 面对公司面临的巨大危机,他却还在那里挖耳当招,整天想着如何升职加薪,真是愚不可及。 (此句将“挖耳当招”比作对公司危机的漠视和不作为。)
* 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挑战,而一些人却依然挖耳当招,不思进取,不去积极应对,最终只会导致更大的损失。 (此句将“挖耳当招”比作对国家经济危机的漠然和无为。)
* 这场考试即将到来,他却挖耳当招,不复习功课,沉迷游戏,结果可想而知。 (此句将“挖耳当招”比作对考试的轻视和不准备。)

2. 强调不切实际的应对措施:
* 面对强敌入侵,他竟然挖耳当招,指望敌人自己退兵,这种想法简直是痴人说梦。 (此句将“挖耳当招”比作不切实际的幻想和逃避现实。)
* 公司业绩下滑严重,他却挖耳当招,采取一些毫无作用的表面文章,企图掩盖问题,最终只会让情况更加恶化。 (此句将“挖耳当招”比作掩耳盗铃的行为和无效的补救措施。)

3. 讽刺自欺欺人的行为:
* 他知道自己的计划漏洞百出,却依然挖耳当招,自以为能够瞒天过海,最终还是被揭穿了谎言。 (此句将“挖耳当招”比作掩盖真相的自我欺骗。)
* 面对批评和指责,他挖耳当招,假装没听见,这种逃避现实的态度只会让他更加被动。 (此句将“挖耳当招”比作逃避问题和责任。)

4. 与其他成语结合使用,增强表达效果:
* 他面对困难,非但不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反而挖耳当招,坐以待毙,真是昏庸无能,鼠目寸光。 (与“坐以待毙”、“昏庸无能”、“鼠目寸光”等成语结合,加强了讽刺的力度。)

在使用“挖耳当招”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避免生硬堆砌。 要准确把握其比喻义,才能使其在句子中发挥最佳的表达效果。 它常常与一些表达消极、被动、逃避等含义的词语搭配使用,以增强语义的力度和讽刺的意味。 总而言之,理解其内涵,恰当运用,才能充分展现其语言魅力。 希望以上分析和例句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2025-05-11


上一篇:计算机英语短语造句大全及实用表达

下一篇:晖字组词及例句大全:深度解析“晖”字的丰富含义